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产品展示 >

2025上半年房企债券融资全景:规模、结构与未来展望

发布日期:2025-07-21 09:20:59 点击次数:178

根据中指研究院监测数据,2025 年上半年,房地产行业共实现债券融资 2541.9 亿元,同比下降 10.0%。虽然融资规模相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降幅较上年同期有所收窄。这表明,尽管房地产行业在融资方面仍面临一定压力,但整体环境正在逐步改善,行业发展正朝着积极的方向转变。

融资结构剖析:信用债与 ABS 双轮驱动

信用债:头部集聚,期限拉长

在 2025 年上半年房地产行业的债券融资结构中,信用债无疑是当仁不让的融资主力 ,发行规模达到了 1526.6 亿元,占总融资规模的 60.1%。这一数据充分彰显了信用债在房企融资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从发行期限来看,信用债的平均发行期限为 3.92 年,其中发行期限在 3 年以上的占比更是高达 58.4%,与去年相比增加了 12.8 个百分点 ,期限显著延长。这种期限结构的变化,对房企来说意义深远。较长的融资期限,使得房企在资金使用上拥有了更大的灵活性,能够更好地规划项目开发周期,避免因短期资金压力而影响项目的正常推进,为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信用债融资领域,头部房企的优势愈发凸显。发行规模前十的企业,其信用债融资金额占比达到了 48.2%,较上年增加了 4.1 个百分点。像保利发展、华润置地等行业巨头,发行金额均超百亿元,首开股份等企业的发行金额也超过了 50 亿元 。头部房企之所以能够在信用债融资方面占据优势,一方面是因为它们拥有良好的信用资质,在市场上积累了较高的声誉和信任度;另一方面,这些企业的销售业绩往往较为稳定,拿地力度也较大,展现出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这使得投资者更愿意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头部房企信用债融资占比的增加,意味着市场资源正在向优势企业集中,这将进一步加剧行业的分化格局。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头部房企凭借其资金优势,将有更多机会进行资源整合和业务拓展,实现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和竞争力的提升;而中小房企则可能面临更大的融资压力,需要更加努力地提升自身实力,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生存和发展空间。

ABS:存量盘活,利率下行

2025 年上半年,房地产行业 ABS 发行规模达到了 958 亿元,同比增长 4.8%,占债券融资总规模的近 38%,较上年同期上升了 5.3 个百分点。这一增长态势表明,ABS 在房企融资中的重要性正日益提升。从发行结构来看,CMBS/CMBN(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 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票据)成为主要发行类型,占比高达 46.3%,相比去年同期提升了 5.6 个百分点 。这类以写字楼、公寓、园区等持有型资产为基础的 ABS 产品,受到了市场的广泛青睐。究其原因,主要是投资者对有稳定现金流支撑资产的偏好不断上升。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持有型资产能够提供相对稳定的现金流,降低了投资风险,因此备受投资者关注。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政策的引导,ABS 的平均融资利率同比下降了 0.32 个百分点,降至 2.77%。融资利率的降低,使得企业的融资成本大幅下降,这无疑增强了企业发行 ABS 的意愿。对于房企而言,通过发行 ABS,不仅能够盘活存量资产,将原本闲置的资产转化为可流动的资金,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还能够拓宽融资渠道,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而从市场层面来看,ABS 发行规模的增长和占比的提升,也为房地产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一些拥有优质持有型资产的企业,通过发行 ABS 获得了更多的融资机会,得以进一步发展壮大;同时,投资者也能够通过投资 ABS 产品,分享房地产市场发展带来的收益,实现了企业与投资者的双赢局面。

海外债:低位徘徊,成本高企

与信用债和 ABS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海外债融资在 2025 年上半年依旧处于低迷状态。房地产行业的海外债融资规模仅为 57.3 亿元,占总融资规模的比例不足 3% ,整体发行金额处于相对低位。不仅如此,海外债的平均利率高达 9.73%,资金成本高企。在这样的高成本压力下,企业通过海外债融资的难度较大,这也使得大多数企业更倾向于通过国内渠道来满足自身的融资需求。

海外债融资规模低位徘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国际市场环境来看,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增加,投资者对风险的偏好降低,对房地产行业的投资更为谨慎;从国内政策角度出发,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引导房企更多地利用国内融资渠道,降低对海外融资的依赖,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尽管部分民营房企在上半年成功重启境外融资,如新城发展于 6 月 12 日公告拟进行美元优先票据国际发售,为其他民营房企重启境外融资提供了示范效应,但整体来看,海外债融资短期内仍难以成为房企融资的主要渠道。在未来,随着国际市场环境的改善和国内政策的进一步调整,海外债融资的情况或许会有所改观,但在当前阶段,房企还是需要将主要精力放在国内融资渠道的拓展和优化上,以应对融资需求和市场挑战。

融资成本变化:利率普降,红利显现

2025 年上半年,房地产行业债券融资平均利率降至 2.83%,同比下降 0.28 个百分点 ,这一变化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意义重大。利率的下降,直接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使得企业在融资过程中能够节省大量的利息支出,从而减轻了企业的财务负担,提升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资金使用效率。这一利率下降趋势,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宏观经济环境来看,市场利率的整体下行,为房地产企业债券融资利率的降低创造了有利条件;从政策层面来看,政府为了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融资的政策,引导资金流向房地产行业,增加了市场资金的供给,进而推动了债券融资利率的下降;从企业自身角度来看,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逐渐调整和企业自身实力的提升,企业的信用状况得到了改善,这也使得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增强,愿意以更低的利率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在各类债券融资中,信用债和 ABS 的平均利率均呈现出下降趋势。信用债平均利率降至 2.61%,ABS 平均利率降至 2.77% ,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信用债平均利率的下降,使得企业在通过信用债融资时能够以更低的成本获得资金,这对于企业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财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一些信用资质良好的头部企业,凭借其在市场上的良好声誉和稳定的经营状况,能够以更为优惠的利率发行信用债,进一步降低了融资成本,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 ABS 平均利率的下降,则激发了企业发行 ABS 的积极性。对于那些拥有优质持有型资产的企业来说,发行 ABS 不仅能够盘活存量资产,还能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资金,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支持。以一些持有大量写字楼、公寓等商业地产的企业为例,它们通过发行以这些资产为基础的 ABS 产品,成功获得了低成本的资金,实现了资产的高效利用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