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召回工程师,印度开始寻后路,俄罗斯被邀出山,中方递2句话
发布日期:2025-07-26 06:52:40 点击次数:201
外交部前两天开了个记者会,有个消息挺有意思——中俄印三国正商量着把老合作机制重新运转起来。 发言人林剑当时说了两层意思:第一,这合作对三国有利,对地区对世界都是好事;第二,中方乐意和俄印接着沟通,把这事儿往前推。
俄罗斯那边肯定乐见其成,这好理解,多边合作对他们现在处境是实打实的支持。 可奇怪的是,印度这回居然也挺欣慰? 要知道过去几年,印度在边境搞摩擦、在国际场合给中国使绊子的事可没少干。 现在态度转这么大弯,里头肯定有文章。
印度现在有点慌。 一记重拳来自印巴方向。 前阵子印巴闹的那场风波,印度没讨到便宜,反而让边境压力陡增。 印度人心里门清:要是这时候跟中国关系再搞僵了,以中巴之间那铁打的传统友谊,自己绝对没好果子吃,两面受敌的滋味可不好受。
另一记重拳,直接砸自华盛顿。 过去几年印度为啥那么跳? 除了眼红中国发展、心里那点领土小心思,很大程度是瞅准了中美关系降温,想搭上西方的顺风车,指望靠美国力量压中国一头。 可最近这风向变得太邪乎,特朗普团队跟中国在日内瓦、伦敦几轮密谈后,态度简直180度大转弯,甚至公开夸起中国的政策。 这弯转得太急,把好些盟友都闪着了腰。
你看前不久七国集团在加拿大开会,欧盟那位女主席冯德莱恩还想拿“联手对付中国稀土出口”当筹码,跟特朗普做交易,求他放过对欧盟的关税大棒。 结果呢? 特朗普眼皮都没抬一下。 这信号够清楚了吧? 连欧盟的面子都不给,印度心里那点指望还能剩多少?
更扎心的是,美国对印度自己的关税大棒可一点没松劲,该压榨照样压榨。 印度这下彻底明白了:想靠美国这棵大树乘凉? 门儿都没有! 靠山山倒,靠人人跑,新德里是时候给自己找条靠谱的后路了。 重新摆正跟中国的关系,成了莫迪政府眼下最紧要的外交课题。
可就在这节骨眼上,印度听到风声更坐不住了——中国把在印度的几百名工程师紧急召回了! 甚至还有传言说,中国对印度卡住了高端设备的出口。 不管这消息几分真几分假,传到新德里耳朵里,那效果不亚于一颗惊雷。 过去几年自己干了啥,印度人心知肚明:边境挑衅、联合军演针对中国、在国际组织里使绊子……虽然去年开始边境消停了点,可其他小动作一直没断过。
印度现在最怕的就是中国“秋后算账”。 万一中方真铁了心要敲打印度,新德里拿什么接招? 经济上受得了吗? 安全上扛得住吗? 莫迪团队心里估计直打鼓。
关键时刻,有人出来递台阶了——俄罗斯这位“老大哥”被请了出来。 恢复中俄印这个老三角合作机制,一直是莫斯科力推的事儿。 现在中方在记者会上明确表态支持重启,俄罗斯自然乐得牵这个线、搭这座桥。 对印度来说,俄罗斯的介入简直是及时雨,给了它一个体面地缓和对华关系的渠道。
话说回来,中国在这事上姿态其实一直很清晰:我们从不拒绝和邻居搞好关系。 外交部那两句话,既是说给世界听的,也是递给印度的橄榄枝。 核心意思很明白:合作的大门敞开着,关键看你印度接下来怎么做。
现在球,结结实实踢到了印度半场。 中方召回工程师的动作,不管出于什么具体原因,客观上给印度传递了足够强的信号——光嘴上喊缓和没用,得拿出真东西来。 边境问题能不能更实质性推进? 那些针对中国的小圈子还掺和不掺和? 对中企在印遭遇的无理打压能不能停手? 这些都是摆在莫迪政府桌面上的必答题。
俄罗斯能帮着把印度拉回谈判桌,但最终能不能成事,归根结底取决于印度自己的选择。 是继续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左右摇摆,还是拿出实打实的诚意修复关系? 中国有耐心,但耐心不等于无限期等待。 印度是想要一个稳定的东方邻居,还是把自己置于双线压力的险境? 这道选择题,留给莫迪的时间恐怕不多了。 大家觉得,印度这次能拿出什么像样的“投名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