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游客夸中国厕所干净,却转头吹医药第一,中国人听后笑了
发布日期:2025-08-18 15:18:47 点击次数:147
有这么一位印度朋友,到中国来旅游。
走了一圈下来,他的第一句总结是:“中国环境真好,厕所真干净。”
你听听,这话说得多实诚,尤其是“厕所干净”这仨字儿,那是真见过世面的夸。毕竟在他们那儿,厕所这东西,不叫方便之所,叫冒险乐园。
可紧接着话锋一转,他又补了一句:“不过医药产业,我们印度还是世界第一。”
嚯,嘴里说着中国好,心里却想着药丸,脑袋刚从厕所出来,心就飘去了药厂。这逻辑,一不小心就从下水道通到了制药车间。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两句话背后,藏着中印两个国家的发展密码。
今天咱就把这“厕所+制药”的混搭版国际观察,给各位掰扯掰扯——到底是环境重要,还是药丸靠谱?到底谁才是真正的现代化大国?
干净的厕所,惊艳了印度的肺
先从厕所说起。毕竟这事儿可不是小事儿,小到每天必须,大到能代表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
话说那位印度朋友,是在北京一个三线小区的公共厕所里,被“惊艳”到的。
你想啊,一个外地游客,在外面拉了一肚子咖喱,又在地铁里折腾了半天,终于憋不住了,一头扎进了厕所。
结果一进去,愣了!
不是因为味儿大,而是因为没味儿。马桶干净,地板干净,空气里还飘着一股清新的柠檬香。最要命的是,还有一位清洁阿姨正拿着拖把,笑着说:“小伙子,里面刚消完毒,您别滑着了啊。”
那一瞬间,这位印度哥们有点想哭。他想起自己在新德里的家门口,那个厕所是怎么来的——是拿几块铁皮一围,地上一坑,天上一苍蝇,风一吹还能带点香。
有人说,这不就是个厕所嘛,有啥大惊小怪的?
哎,可别小看这“厕所革命”。中国的厕所,是国家治理的缩影,是现代化进程的里程碑。
印度环保专家早就说过,新德里的雾霾啊,不是节日烟花放出来的,是年年累月的建筑垃圾、机动车尾气、滥砍滥伐、燃煤焚烧一块儿熬的“毒汤”。
2022年10月29号,印度官方好不容易发了个文件,说要开始第三阶段污染应急响应——什么叫第三阶段?前面还有两阶段搁着没动呢!
就这,还不动真格的。砖窑热拌厂关一会儿,车辆限行一阵儿,完事儿了继续拉闸放电,烟花照放不误。2022年排灯节,印度明令禁止烟花销售,结果有2000万人愣是搞到了烟花,从天黑放到天亮,愣是把新德里的空气质量指数刷到了397,直接快挤进“严重污染”的门槛。
那时候,新德里上空飘着的,不是雾,是毒气。PM2.5浓度,是世卫组织标准的22倍。连新加坡媒体都说:“节后的新德里上空,飘满毒雾。”
你说这时候一个印度人来北京,一看天是蓝的,地是净的,厕所里还有纸,他能不感动得热泪盈眶吗?
便宜的药丸,撑起了印度的“自信”
不过,感动归感动,这位哥们最后还是要抬抬自家的药厂。
他说:“你们厕所是干净,可咱们药是便宜!咱印度,是世界药房!”
乍一听,好像也有点道理。你看,电影《我不是药神》里那格列宁,就是从印度代购回来的;美国药品市场上,有40%的仿制药,都是印度造的;就连全世界25%的仿制药,也跟印度有关系。
仿得多、仿得快、仿得便宜,这三句话,几乎成了印度制药业的金字招牌。
为啥便宜?有原因。
首先是政策给力。1970年,印度人一拍脑门,说我们国家药太贵了,不行,从今天起只保护生产工艺,不保护药品成分!
什么意思?就是你专利保护的成分我不认,我仿你,只要生产工艺不一样,我就是合法的!
这政策放在国际社会,是离谱,但在印度,就是通天大道。
一个药在美国刚刚专利到期,印度公司那边早就排队等着提交资料,流程走得比外卖还快。
再加上印度的人工成本是真的低,工人两千块人民币一个月,能干得热火朝天;而且BE试验(生物等效性)做得也不差,混迹欧美药监局那也是有一套。
就这么一来,印度的药,走进了欧美超市,也走进了全球患者的购物车。
神话背后的毒糖浆
不过——是的,这里必须有一个“不过”。
你不能光看这药便宜、仿得快,就说它牛。因为牛得太快,牛得太猛,很容易就牛出事儿来了。
近几年,印度制药业的“翻车新闻”是一个接一个地来:
2022年1月,WHO发布全球警告:别吃两种印度止咳糖浆,乌兹别克斯坦已有20名儿童因此死亡。
同年10月,又出事了。印度梅登制药公司四款止咳糖浆,被发现含有超标的二甘醇、乙二醇。这些东西,一喝肾就废,冈比亚66名儿童因此丧命。
2023年8月,美国FDA都忍不了了,对“半人马制药公司”发出警告:你们那机器装了14年,竟然一次都没洗过?设备上还沾着前几批药的残留成分……
这哪是药厂啊,这是“调料厂”!一个设备做十种药,吃了哪个你猜猜看!
你说一个老百姓在超市买糖浆,想着止咳,结果送走了孩子,这事搁谁谁不哭?
所以,别只看印度药卖得快,要看它出事快不快;别只看它能进美国,要看它能不能安全离开。
中国药企也想便宜,但不想“翻车”
当然了,说印度药有问题,不等于中国药就全都高贵冷艳。
中国仿制药这几年也在奋起直追,从审批制度到BE试验标准,逐步与国际接轨。问题是——慢!
为啥慢?因为咱们得按规矩办事,要验证,要审批,要质量一致性评价。
这就像你做一道菜,你说印度炒方便面3分钟出锅,中国得先去市场买有机菜,再熬个汤底,再称重,再登记,最后才端上桌。味道也许一样,但那过程,不在一个频道。
你说这事急不急?药品市场是命关天的事儿,不能光靠价格打天下。
一方面,中国药厂要保证质量,另一方面又得控制成本;而印度那边靠着法律“便利”,抄得飞起。这就像一个学生考试,你老老实实写论文,人家照着答案抄,还提前交卷,你说你气不气?
厕所革命 vs 药丸传奇,谁的现代化更靠谱?
说到底,中印这场“厕所vs药丸”的较量,不是两个具体行业的争执,而是两种现代化路径的较量。
中国的现代化,是一步步从农村厕所革命干起的,是从环境、城市管理、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开始搞起的,是从“让老百姓住得安心、吃得健康、活得长久”这几个字出发的。
你别看厕所小,这背后是执法、清洁、财政投入、城乡规划、社会治理的大工程。
印度的现代化,看起来更“聪明”,靠着制度漏洞和人工红利,在某些领域一招制胜。特别是制药业,拿着仿制牌照打天下,搞出了一堆“药丸传奇”。
可惜的是,这传奇的背后,是一连串的安全事故,是国际声誉的重挫。
现代化不是一天的爆发,是长期的积累;不是靠钻空子取胜,是靠制度、质量和执行撑起的未来。
厕所和药厂,代表了两个国家的心态。
一个是“先把人活得干净,再考虑活得久”;一个是“先把药做得多,再考虑药是否安全”。
参考资料:
美专家:治理污染 印度可参考“中国方案”.中国青年网.2022-11-3
印度仿制药“又好又便宜”,国内企业该何处找突破?.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2022-3-17
印度制药业产品质量问题堪忧.法治日报.2024-4-1
“印度道路”,可复制吗?.新民周刊.2018-11-30
- 上一篇:乌克兰命门告急!波克罗夫斯克若失守,泽连斯基还能撑多久?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