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东江纵队纪念馆、体验智能驾驶、获赠深圳校服马库斯畅游深圳
发布日期:2025-08-19 01:27:44 点击次数:120
法国青年马库斯站在深圳街头,手里攥着刚收到的蓝白校服。
这个夏天,他带着外祖父留下的618张抗战老照片来到中国,从哈尔滨到南京,最后抵达这座科技之城。
这些照片记录着八十多年前的烽火岁月,如今成为连接两个家族的纽带。
深圳的第一顿晚餐是潮汕牛肉火锅。
马库斯学着用筷子夹起手打牛肉丸,汤汁溅到崭新的校服上。
同行的钟灏松告诉他,这种校服是深圳学生的标配,就像巴黎学生的深蓝色罩衫。
马库斯突然想起外祖父相册里那些穿着粗布衣衫的中国学生,时空在这一刻奇妙地重叠。
东江纵队纪念馆里,玻璃展柜陈列着发黄的照片。
马库斯盯着其中一张合影看了很久,照片里年轻的游击队员笑得灿烂。
他掏出手机对比外祖父1938年在上海拍的照片,两个时空的中国青年都穿着朴素的立领上衣。
"要是能找到外祖父那位中国朋友的后代就好了。"马库斯轻声说。钟灏松拍拍他的肩膀,展厅里的空调风吹得人起鸡皮疙瘩。
无人驾驶汽车缓缓停在面前时,法国小伙士杰下意识后退了半步。车厢里没有方向盘,只有闪烁的电子屏幕。车辆平稳起步后,士杰紧绷的肩膀才放松下来。"比巴黎出租车稳当多了。"他对着车载AI点播了周杰伦的《七里香》,熟悉的旋律让三个年轻人都跟着哼唱起来。马库斯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摩天大楼,突然意识到这些玻璃幕墙的倒影里,已经找不到当年战火的痕迹。
当代艺术馆的环形展厅正在举办深圳特区建设展。马库斯在一组对比照片前驻足:1980年的农田,2023年的CBD,同样的经纬度,完全不同的风景。钟灏松说起想在这里办抗战照片展的打算,马库斯点点头。他知道,这些记录苦难的影像和眼前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都是真实的中国。
临别深圳前夜,三人在大排档吃着砂锅粥。马库斯把校服叠进行李箱最上层,旁边是厚厚一叠纪念馆资料。士杰突然用筷子敲着碗边唱起《马赛曲》,引得邻桌食客纷纷侧目。钟灏松笑着解释这是在排练去日本时要做的演讲。路灯把三个年轻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就像那些老照片里定格的身影。
回法国的航班起飞时,马库斯透过舷窗看见深圳湾的跨海大桥亮起灯光。他想起外祖父日记里写过的黄埔江畔,同样的东方土地,不同的时代剪影。那些捐赠的照片已经找到归宿,而他的寻找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