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承诺停购俄油?印度街头无人信,油价成焦点
发布日期:2025-10-26 03:55:58 点击次数:62
清晨六点,孟买主妇阿努在加油站前排队,手里攥着本月第三张汽油账单。她隔壁的出租车司机抱怨:“如果哪天每升涨到120卢比,我干脆收车不干。”就在此时,一条新闻弹出:美国总统宣称,莫迪已承诺停止进口俄罗斯石油。
没人相信。
街头小贩摇头,炼油厂工人嗤笑,连加油站员工都笑着说:“除非美国人免费送油来。”特朗普的“突发特讯”像一阵风,吹不进印度百姓的日常——他们只关心一件事:明天的油价会不会涨。
印度不买俄油?等于切断自己的命脉。2023年,印度每日进口162万桶俄油,占其总量三分之一。这些油比国际市价便宜近7%,每年为印度节省170亿美元。这笔钱没进百姓口袋,却压住了通胀的火苗。一旦改买高价油源,政府若再趁机加税,民生必然崩盘。
更深层的现实藏在贾姆纳加尔的炼油厂里。信实工业的设备专为俄罗斯轻质原油设计,临时换油,等于整条生产线停摆。成品油出口将受阻,而这项收入去年高达849.6亿美元,是印度赚取外汇的支柱。中小企业依赖低价燃料维持物流与生产,成本一旦飙升,裁员潮难以避免。
莫迪政府沉默,是唯一可行的策略。承认承诺,等于背叛与俄罗斯的战略互信;否认,则激怒特朗普,招致新一轮关税威胁。印度外长早有定调:买油是企业行为,非政治站队。这句冷冰冰的声明,实则是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博弈中的生存法则——不选边,只求活。
而人民币正悄然成为破局之钥。因卢比贬值、流动性差,俄罗斯拒收;美元结算又受制裁风险,印度国有炼油商转而用人民币支付多笔俄油货款。这不是亲中表态,而是务实选择。全球南方国家正用行动证明:当美元霸权制造风险,交易就得找更可靠的货币。
印度不会放弃俄油,除非美国能以同等价格供油——这是商务部长戈亚尔的底线,也是千万家庭的底线。大国博弈中,小民只求一箱便宜汽油、一顿安稳晚餐。莫迪懂这个道理,所以他不回应。沉默不是软弱,而是守护发展权的最后一道防线。
能源自主不是口号,是活命的权力。当世界逼你站队时,真正的领导力,是让人民还能开得起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