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雷达与垂发单元已开启测试,2万吨巨舰基本确定?
发布日期:2025-11-20 16:50:29 点击次数:90
最近几天,根据国外媒体的报道,我国的毕昇号综合试验舰已经撞上了新一代雷达和垂发单元,目前正进行各种测试。要知道,毕昇舰的位置非常特殊,承担着测试各种武器和系统的任务,很明显这是在为各种新一代舰艇检验配套装备。换句话说,随着毕昇舰逐步测试各个子系统,那传说中的2万吨级巨舰和9000吨级通用驱逐舰,早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事儿。
咱们先来说说毕昇舰。这舰子是我国自己搞得5000吨级试验船,不是用来打仗的那种,而是专门用来测试各种新技术的。1997年正式服役,最开始没有啥名字。到了2002年,才叫毕昇舰。大家都懂,这名字意味着它的特殊身份和重要作用。确实如此,毕昇舰的职责很特殊,咱们国家为主力舰装备设计的各种武器、系统、电子设备,还有各种配套的设备,全都在这上面试验验证。
在大量投入使用之前,所有装备都得在毕昇舰上经过试验。只有经过全面检验后,才能开始批量制造和建造主力舰。换句话说,在毕昇舰上的测试,还反映出我国家新一代武器装备的发展趋势。比方说,21世纪初的那几年,毕昇舰上安装了346系列相控阵雷达。后来,这款雷达也就成了我国产的052C型、052D型以及055型驱逐舰的标准装备。
之后,毕昇舰也试用了圆形和方形的垂发单元,后来,这两种垂发系统就变成了052C型驱逐舰和054A型护卫舰的标配装备了。再说,毕昇舰上还陆续测试了不少其他子系统和配套武器啥的。
近日,按照国际媒体的说法,我国毕昇号综合试验舰上已经装配了新一代雷达和垂发单元,开始进行各种测试。得提醒一下,这只是国外媒体的报道,大家可以作为参考。如果这些关于毕昇舰测试新雷达和新垂发系统的消息是真的,那就说明我国各型新一代舰艇的架构基本上已经成型了。
今天,咱们就通过毕昇舰的测试情况,聊聊未来的发展趋势。众所周知,这几天网络上传出了关于新型驱逐舰“水泥舰桥”的消息。要知道,055型驱逐舰的舰桥宽度,大概在20米左右。而这款新型驱逐舰的“水泥舰桥”宽度竟然接近26米,比055型显得宽得多。即使是俄罗斯2.4万吨的基洛夫级巡洋舰,宽度也就多出点,到28米左右。如果新型驱逐舰的舰桥能达到26米,那可真是挺震撼的。
传说中的2万吨级巨舰,其实并不是空穴来风。再看看网络上流出的图片,新型驱逐舰上的相控阵雷达阵面,跟055型那会儿比,明显小了不少。这也意味着,它采用的是全新一代的相控阵雷达技术,毕竟新一代雷达必须经过全方位测试,才能确保性能。考虑到这一点,这与毕昇舰的测试情况,真是相得益彰,完全契合。
关于新一代垂发单元的必要性,其实也没啥好犹豫的。说实话,055型、052D型这些驱逐舰装配的超大口径垂发,兼容性挺强,能装各种弹药,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不过,054A型护卫舰用的垂发系统,就显得不够强大了,目前在054A和054B型上,垂发只能发射红旗16防空导弹和鱼8火箭助飞反潜鱼雷,这点可不是啥宽裕的配置。所以,升级或者换新一代垂发单元,显得尤为重要。
在兼容性方面,确实显得不行,尤其到了2020年代之后,这种问题就越来越凸显。此次,毕昇舰上测试的新一代垂发单元,肯定会注重提高兼容性,保证它能应对各种弹药和系统。估摸着大家也注意到了,2023年,我国陆续下水了两艘054B型护卫舰,到2025年,这些舰艇基本都开始服役了。
到目前为止,054B型护卫舰还没有传出继续建造的新消息。很明显,海军对现阶段的054B版本并不完全满意。目前那两艘054B护卫舰,基本上就像20年前那两艘054一样,主要用来测试和过渡。看样子,等技术成熟后,054B可能会有改进版出现,或者直接发展054C型,可能性挺大的。
实际上,054B型护卫舰在排水量、结构平台设计和布局理念等方面,基本上算得上世界护卫舰的顶尖水平。不过,动力系统和垂发单元的短板还是挺明显的。结合咱们海军舰艇的整体发展趋势,作者猜测,054B的标准型号或者改良版,很可能会引入柴电混合动力系统。至于垂发装置,那么肯定会用上新一代的垂直发射系统,不仅性能更优,还能兼容更多类型的导弹。
结合毕昇舰的测试项目,再加上我国海军新一代各型舰艇的需求,可以说,新一代垂发单元和相控阵雷达,已经差不多敲定了。同时,到2025年之后,我国海军的发展也会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从传说中说的12万吨的大舰,到各种驱逐舰和护卫舰,我国的各类新型舰艇、潜艇,估计会陆续亮相。说到底,一个国家的整体工业水平,就是国家防务实力的根基。
我国逐步搭建起了相当完整的工业体系,每个子系统都能实现国产化,这一点特别关键。反观某两个大国,这些年来,它们的工业基础建设竟然出现了明显倒退:一个根本无法实现燃气轮机的量产,甚至还得依赖进口;另一个的星座级护卫舰项目,一次次被推迟,拖延得挺厉害。
关于我国海军部队的成长和变化,还有不少故事待讲。作者以后会在文章里慢慢跟大家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