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产品展示 >

俄罗斯这座 “皇后城” 不一般!藏着女皇往事,街头雕像全是故事

发布日期:2025-11-22 01:10:33 点击次数:50

叶卡捷琳堡:俄罗斯的“皇后之城”及其独特印记

菲律宾有“皇后市”,新西兰有“皇后镇”,而我们俄罗斯则拥有一座“皇后城”。前两者的“皇后”称号均为虚构或比喻,唯有叶卡捷琳堡,是真正与皇后历史相关联的城市。

俄罗斯人在向外国友人介绍叶卡捷琳堡时,总有一个习惯——着重凸显这座城市的“皇后属性”。传闻俄国历代沙皇多以“嗜杀”闻名,唯独叶卡捷琳娜女皇以温婉著称。相较于君主的暴虐,人们更期待统治者以宽容博爱的态度治理国家,因此对叶卡捷琳娜女皇怀有更高的崇敬之情。

既然与女皇相关,为何这座城市不被称作“女皇城”?

原因在于,这座城市初建时,是由地方军政长官主动向彼得大帝申请命名的。彼时彼得大帝正值壮年,叶卡捷琳娜尚未成为女皇,只是彼得大帝身边受宠的皇后,所以这座城市只能被命名为“皇后城”。

彼得大帝将都城迁至圣彼得堡,并立誓要将其打造为“欧洲之窗”。而后来登基成为俄国首位女皇的叶卡捷琳娜,也下定决心把叶卡捷琳堡建设成“亚洲之窗”。她几乎倾注毕生精力规划这座城市,深受乌拉尔地区民众的敬重。这使得叶卡捷琳堡虽没有莫斯科的恢宏气势,也不及圣彼得堡的繁华热闹,却在文化氛围上更具优势。

2021年,叶卡捷琳堡的经济总量在俄罗斯排名第三,仅次于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常住人口数量排名第四,约有150万人;人均GDP约为1.85万美元,比俄罗斯联邦的人均水平高出近50%。

表面上看,当地居民收入较高,但这已是该城市经济连续三十年下滑后的结果。在巅峰时期,叶卡捷琳堡(当时已更名为“斯维尔德洛夫斯克”)曾是苏联五大工业中心之一。二战期间,它更是声名远扬的军工装备制造中心,也是苏联规模最大的装甲车生产基地,当时几乎全城民众都投身于军工相关工作。

在苏联解体前两个月,叶卡捷琳堡市民联合投票,决定将城市名称改回“叶卡捷琳堡”。明明再等两个月,就能在苏联解体后名正言顺地改名,为何要在解体前冒这样的风险?因为这座城市的名称是在苏联时期被更改的,民众认为理应在苏联存续期间改回原名。由此不难看出,叶卡捷琳娜女皇在乌拉尔民间拥有极高的影响力。

那么,普通游客该如何深入了解这座“皇后城”呢?

当地友人给出的建议是参观军事博物馆和韦纳街。军事博物馆是全球范围内藏品数量最多、种类最齐全的私人军备博物馆(相关内容已在上一篇文章中介绍)。韦纳街位于叶卡捷琳堡中央区的列宁大道与古比夫街之间,是这座城市最古老的街道,至今已有289年历史。

19世纪初,由于这条街上修建了“圣母升天教堂”,民间便将其称为“教堂街”。每逢教堂开放,街上总会聚集大量人群,逐渐发展成以商行、店铺和集市为主的购物街。1906年,街道进一步扩建,新增了书店、剧院、酒馆、文化中心、美术馆和银行等设施,为这条街增添了浓厚的文化与艺术气息。

这也是当地友人会说“从街头走到街尾,就能读懂这座城市”的主要缘由。

难道在一百多年前,当地人就已有意识地规划文化街区了吗?

事实上,韦纳街的艺术氛围与叶卡捷琳娜女皇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源自女皇的遗愿。

根据苏联时期出版的《沙俄枢密院》一书的记载,叶卡捷琳娜在担任皇后期间,就已协助彼得大帝规划圣彼得堡新城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土木工程与城市规划经验。成为女皇之后,她将叶卡捷琳堡的发展目标对标圣彼得堡,在城市建设规划中融入了大量比圣彼得堡更先进、更具前瞻性的设计,而韦纳街的文化主题规划便是其中之一。

然而,苏联解体后,叶卡捷琳堡一度黑帮猖獗、治安混乱。韦纳街因客流量大、商业活力强,被各个黑帮视为聚集地,甚至成为部分黑帮的“总部所在地”。短短几年内,街上违规修建了近百栋酒吧、酒店、拳馆等建筑。

直到2007年,当地才拆除了其中37栋违规建筑,保留了那些拥有百年以上历史的老建筑。随后,经过统一规划,才有了如今的格林威治购物娱乐中心。

为何这个购物娱乐中心要采用英国名字?这是因为二战期间,英国格林威治地区生产了一批食品,定点援助叶卡捷琳堡。战后,两地结为“姐妹城市”,互动频繁,后续更是通过相互投资实现共同发展。虽然格林威治购物娱乐中心的产权归叶卡捷琳堡所有,但最终利润需抽取一部分交给英国格林威治,用于维护和深化两地的文化交流合作。

为回报叶卡捷琳堡的善意,格林威治连续多年邀请欧洲各国艺术家前往叶卡捷琳堡举办展览等活动,其中街头随处可见的雕像最为引人注目。

街头的第一座纪念碑名为“时间螺旋”,其设计者是当年格林威治援助者的后裔。她解释道,螺旋造型象征空间,喷泉代表时间,无论过去、现在和未来如何变迁,格林威治与叶卡捷琳堡之间的友谊始终不会改变。

继续往前走,便能看到购物中心门前的迈克尔·杰克逊纪念碑。当地友人介绍,叶卡捷琳堡市政府早在2007年就多次邀请迈克尔·杰克逊到访,他也爽快地答应了,然而因种种意外,直到去世都未能成行。之后,当地民众一直申请为他设立纪念碑,直到2011年才正式获得批准。

也就是说,在所有获得正版授权的迈克尔·杰克逊雕像中,这一座是建成时间最晚的。

欧洲第一座自行车纪念碑也坐落于这条街上。相传最早发明自行车的是俄罗斯人阿尔塔莫诺夫,他为了给沙皇制造惊喜,骑着自己发明的自行车从叶卡捷琳堡前往莫斯科。

尽管俄罗斯历史学家未能提供相关证据支持这一说法,但仍在2006年为其树立了这座雕像,并对外宣称这是一件适合儿童的“玩具”,同时也是整条街上唯一允许游客“骑上”拍照的雕像。

自行车纪念碑对面,是叶卡捷琳堡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主角——赫纳金布的雕像。

据说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几乎都看过这部电视剧。赫纳金布在剧中饰演一名修鞋匠,剧情以二战为背景,生动展现了平民在战争中的流离失所与艰难生活。

街道中心位置,有一座德国赠送的柏林熊艺术雕像。德国上百个城镇都有同款彩绘熊雕像,但大多是单座摆放,唯独送给叶卡捷琳堡的是两座联体雕像。

柏林熊是2009年德国举办的第12届田径世锦赛的吉祥物。当时,主办方邀请了数百名艺术家和设计师,依据不同国家、不同城市的特色进行创作,让每座雕像都拥有独特的内涵与寓意。送给叶卡捷琳堡的这两座柏林熊雕像,象征着柏林与叶卡捷琳堡之间的友好关系——叶卡捷琳娜女皇在位期间,俄国曾与德意志邦国结盟。

在乌拉尔银行旧址门口,有两座分别代表银行家和他司机的雕像,雕像中融入了不少童话元素。传言这位银行家乐善好施,每当遇到家境贫困的农户,总会尽可能为他们提供优惠贷款,甚至自掏腰包扶持农民,因此被当地民众尊称为“普鲁都斯”(西方神话中的财神)。

民间还流传着一个说法:抚摸银行家雕像上的戒指,就能让生活永远富足。

街区中心还有一座爱情主题雕塑,其创作灵感来源于俄罗斯歌曲《恋人》。传说有一位乌拉尔少年与地主家的女儿相恋,地主嫌弃少年的牧民身份,打算将女儿嫁给另一位地主的残疾儿子,两人无奈之下相约跳河殉情。

爱情雕塑附近,是一座小贩纪念碑。《沙俄女皇史》一书中曾有记载,在叶卡捷琳娜女皇时期,鼻烟在民间十分流行。女皇认为鼻烟既浪费钱财又损害健康,为让民众戒除这一陋习,下令禁止在叶卡捷琳堡街头售卖鼻烟。若烟贩转行售卖药品或香料,还可获得一定的补偿。这也成为全球最早实施的烟草禁售令。

除了这些承载历史与文化意义的雕塑,韦纳街上还分布着许多极具现代感的涂鸦作品。比如提醒人们佩戴口罩的巨幅公益涂鸦,以及各种蕴含深层寓意的墙面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