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新闻动态 >

如何巩固一个新国家的基础:论后阿萨德时代叙利亚的地方管理

发布日期:2025-07-27 15:50:06 点击次数:66

新政府接手的国家金库比脸还干净,连打印纸都要按张分配。民间自发成立的委员会成了救命稻草,在废墟堆里硬是支起了服务摊子。大马士革城郊的卡拉蒙人最懂门道,这里2012年就搞过地方议会。今年1月兰库斯居民十天搭起新班子,代表是大家投票选的,主席管着供水供电这些命脉活儿。旁边亲政权城镇却还留着旧市长,两套班子各干各的居然相安无事。

哈马萨拉米亚的伊斯玛仪派搞得更溜。几十年的宗教委员会直接改行当物业公司,医院快停摆时他们自掏腰包买柴油顶上十天。难民投诉窗口专人接待,办事效率比某些国家的政务大厅还利索。可三百公里外的塔尔图斯就惨了,谢赫巴德尔前政权的虾兵蟹将凑的委员会,大妈们直接戳着鼻子骂他们占着茅坑不拉屎。这摊子乱象给各地提了个醒:草台班子也得有群众基础。

安全防护网破得比渔网还漏。新政府靠伊德利卜带来的几千警察管全国,班尼亚斯居民只能自己搞夜间巡逻队。德鲁兹人占多数的贾拉马纳更绝,保安队清一色本地小伙子配枪站岗。唯独人口最多的阿拉维派被晾着,前警察局长求职都被拒之门外。卡德穆斯倒是试水了新招数,伊斯玛仪长老说服官员在八十个阿拉维村设自制检查站,周边抢劫案立减三成。可惜这经验没推广——霍姆斯三月份大乱斗时,政府军看民间武装砍阿拉维派就跟看戏似的。

司法系统彻底崩成渣渣。法院大楼被群众亲手砸成废墟,法官跑得影子都不见。塔尔镇搬出家族长老断家务事,班尼亚斯街角开着沙里亚法咨询室。最神操作在萨布拉赫,阿拉维村民被控当年抢劫,委员会自掏腰包赔偿邻村,硬是拦住五场复仇火拼。但这些土法子藏着雷,谢赫阿尤特在班尼亚斯判的案子和政府唱反调,直接引发街头混战。现在老百姓遇事都犯嘀咕:该信政府还是信长老?裂缝比战区公路的坑还深。

区主任制度算是意外收获。六十五个区派下去的领头人里,哈马的萨拉米亚、大马士革的卡拉蒙都干得不错。唯独混进个扎心事实:阿拉维裔半个都没捞到职位,清一色逊尼派空降干部。五月份暗戳戳返聘前军官的动作,反倒暴露了基层没人可用的窘境。

苏韦达省的德鲁兹人早闷声发大财。贾巴居民自发组建的巡逻队带着袖标满街转,三个月就掐灭七起火并苗头。更绝的是巴尔马镇的联合调解室,基督徒族长和德鲁兹长老共坐堂,连土地纠纷都能当场画押。这种模式眼看着要红,哈马东部乡村现学现卖搞圆桌会议,贝都因部落头领和政府代表同屋喝茶谈治安,警察只在门口当保安。

库尔德区的谈判桌掀开新局面。大马士革咬着牙签的自治协议里,罗贾瓦提出的“三保留”直捅要害——本地武装不缴械、石油收入单记账、民族委员会并入省政府。这套组合拳要是真落地,塔尔图斯的阿拉维大爷怕是要扛着行李堵总统府。

重建最硬核的还属萨拉米亚农民。顶着四十年不遇的旱灾,伊斯玛仪委员会愣是凑出四百吨救济粮。更拼的是霍姆斯西郊村民,推土机是自己改装农用车,清废墟的劳工队按小时轮班倒。最缺德是阿勒颇奸商,水泥价格炒到战前三倍,逼得民间团体跨国联系土耳其厂商直购。

经济窟窿比弹坑还难填。黑市汇率飙到官方牌价五倍,公务员工资撑死买二十斤面粉。塔尔图斯三百公顷麦田复耕全靠教会捐种子,哈马纺织厂重启的缝纫机是难民自带的。菜市场最近流行起物物交换,大马士革主妇用肥皂换鸡蛋,阿拉维匠人拿手工铁器换逊尼派的蔬菜。

国际援助基本在打水漂。联合国运来的医疗包被卡在口岸半月,欧洲捐的发电机在海关拆箱就少三台。萨拉米亚医院另辟蹊径,伊德利卜调来的六十二名医生直接进驻,连手术室无影灯都是民间募资凑齐的。

霍姆斯的警钟敲得人心慌。三月份大屠杀不仅因为安全漏洞,更深层是十五年血债没清算。幸存者最近成立秘密档案组,把亲历者证词存在加密云端。逊尼派大爷在咖啡馆叹气:“现在街坊见我都绕道走,好像我头上贴着凶手标签。”阿拉维大妈更憋屈:“儿子被乱刀砍死,卷宗上却写斗殴致死。”

审判庭至今还是空壳子。大马士革所谓过渡司法组就三张办公桌,积压案件倒有上万宗。班尼亚斯现在流行两种裁决书:政府版用绿墨水打印,长老版盖着红色火漆印。最荒唐是上月的贝都因索赔案,两套文书结果完全相反,被告举着红头文件当街烧了法院传票。

最近冒出些微妙转机。卡达哈村首创的社区融合计划两周收效,阿拉维泥瓦匠带着逊尼派学徒修清真寺,工钱用小麦支付。库奈特拉省的混居实验更绝,分房先看仇怨值:有血仇的安排对门住,每天社区干部串门八趟调解。这些土法子虽糙但解渴,比总统府的漂亮报告实在多了。

您说这乱局出路在哪儿?是等着大马士革画大饼,还是抄起铁锹先填自家门口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