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巡视下了真功夫 把补贴账本和基层补强起来
发布日期:2025-08-26 20:16:24 点击次数:146
巡视来了,会不会又是一次走马观花、拍照走人的走秀?答:不是。这回的阵仗明显不一样——中央巡视组同时进驻16个省,又对10个副省级城市联动巡视,真的是“动真格”的大体检。巡视组进到乡镇,台账被翻得啪啪作响,村民坐在长椅上等答案,会议室从沉默变得躁动,有的村干部表情尴尬,有的村民直抒胸臆:“我们的补贴像雾一样,看不见摸不着。”当巡视人员一句句追问,那些藏在制度缝隙里的问题像云雾被拨开,一个个被挑了出来。最令人记忆深刻的是,村书记信誓旦旦地讲得头头是道,可一说要看原始账本,桌上一堆花卷式凭证——真账是假账,一眼难分。
1、政策落实不到位:中央精神没打折扣,地方变通花样多,补贴发放含糊,项目拖延。
2、基层腐败与作风问题:涉农资金违规、集体资产低价出让、招标暗箱操作,四风顽疾仍在。
3、触及民生的矛盾:征地赔偿不清、宅基地纠纷无人管,污染和耕地退化侵害百姓饭碗。
4、组织建设虚弱:基层党组织软弱,两委不作为,用人关系户突出。
5、风险隐患:安全生产漏洞、农村自建房危险,社会矛盾激化,甚至有黑恶渗透。
6、纪律与作风松懈:一旦放松,群众信任就像被戳破的气球,嗖地流失。
这类场景撕开了监管不到位、权责不明的伤口。巡视的目的不是抓人表演,而是把制度修牢,把权力关进笼子,让政策能转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群众获得感。要达到这个效果,一方面得有硬监督,把事实查清、严肃问责;另一方面也需要软治理:资金透明、账本阳光化、基层组织补强、群众参与常态化,把干部晋升和群众评价挂钩,让项目有人盯、有人管。
一句比喻说得直白:巡视像秋风扫落叶,不留死角。落下的不是树叶,而是问题的底牌。能不能带来长久改变,不仅靠一次巡视的风声,更看后续的制度跟进、问责持续和基层自我修复。等巡视的聚光灯照到你我的身边,那一笔笔款项、一张张账本,能不能让老百姓真正放心?你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