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近期在中东与中亚动作频频,试图重返阿富汗?
发布日期:2025-10-08 17:02:02 点击次数:118
特朗普公开宣称,美国政府已筹备数月,试图收回阿富汗巴格拉姆空军基地。这座位于喀布尔以北的基地曾是美军在阿富汗战争期间的“心脏枢纽”,最多时驻扎了美军在阿富汗的一半兵力,设有大型监狱和商业设施,甚至开办过汉堡王和必胜客。特朗普强调,希望夺回该基地“不是因为阿富汗,而是因为中国”,并称那里“距中国制造核导弹的地点正好一小时航程”。
然而,阿富汗方面已明确表示反对美国恢复驻军。美军若想通过武力手段夺回基地,将面临极大困难,需要投入超过1万名士兵以及巨额资金修复设施,并可能持续遭受攻击。即便通过谈判获得使用权,基地也易受伊朗导弹打击和极端组织威胁。一些前美国官员也淡化了该基地的军事价值,认为“风险超过了收益”。
与此同时,美国海军“尼米兹”号航母打击群正驶近伊朗海域。两架美军海上侦察机及两架与该航母相关的直升机被追踪到飞越霍尔木兹海峡,表明航母已进入波斯湾。此前,“尼米兹”号于6月被调往中东,参与了针对伊朗核设施的空袭行动。伊朗则向以色列和美军驻卡塔尔基地发射了导弹作为回应。
美国还向欧洲增派了30多架加油机,这些飞机部署在西班牙和德国的空军基地。分析认为,这些加油机可能用于支持以色列或美军对伊朗的空袭行动。伊朗福尔多核设施成为以军空袭的难点,该设施建于地下数十米深的岩石层中,能够抵御一般空袭。以军缺乏重型钻地弹,只有美军战略轰炸机才能投掷此类弹药。
这些军事动作背后,是特朗普政府以“美国优先”为核心的政策导向。特朗普在第二任期以经济优先作为核心政策导向,希望通过中东巨额订单提振美国制造业,回应竞选承诺。其访问沙特时,沙特便抛出价值1420亿美元的军购大单,作为“见面礼”。阿联酋和卡塔尔也宣布了巨额对美投资计划。
特朗普政府还撤销了拜登政府的《人工智能扩散出口管制框架》,转而推动向沙特和阿联酋等中东国家大规模出口先进AI芯片。据报道,特朗普政府计划向阿联酋出口超过100万块英伟达先进芯片,并授权沙特AI公司采购1.8万枚顶级芯片。这一举动被分析为意在联合中东盟友,构建对华技术壁垒。
然而,这种试图构筑对华技术壁垒的策略面临多重挑战。沙特和阿联酋等海湾国家虽与美国关系密切,但也在积极发展与中国的经济和科技合作,奉行多边平衡外交,不会完全倒向美国。这些国家致力于成为全球AI创新中心,希望通过引入美国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
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能力也被低估。美国对华技术封锁并未阻止中国AI和半导体产业的进步,中国已能生产7纳米芯片,拥有全球半数AI研究人员。中国市场规模和创新潜力巨大,美国的打压只会激励中国企业加速创新。
中东格局正在经历深刻调整,地区国家战略自主意识增强,推行自主平衡外交。沙特和阿联酋等海合会国家积极推进经济转型,在稳定中寻求发展。随着域外大国影响力减弱,地区多极化进程加速。这种背景下,任何单一国家试图主导地区的努力都面临困难。
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存在早已陷入困境。自2003年伊拉克战争以来,美国耗费万亿美元,却未实现原定战略目标。长期军事占领引发当地民众强烈不满,反美情绪持续蔓延。在巴以冲突升级后,美国在中东驻军的安全风险大幅上升,多支地区武装明确以美军为攻击目标。
伊朗对美国的军事威慑表现出强硬姿态。伊朗高级军官警告称,如果敌人试图采取行动,将遭遇“毁灭性回应”。此前在遭到空袭后,伊朗曾向美军驻卡塔尔基地发射导弹进行报复。这种“以强硬对强硬”的应对姿态,预示着地区对峙风险正在攀升。
美军在阿富汗周边缺乏可用军事基地,最近的中东军事基地群直线距离阿富汗也超过1000公里。这意味着如果美军想要依靠大规模军事行动“夺回”巴格拉姆基地,将面临极大难度和补给困难。即便重新控制,也需要付出巨大努力来清理并守住其庞大的外围,避免遭受火箭弹袭击。
美国在中东的政策存在多重内在矛盾,行政团队内部难以有效协调。特朗普的军事冒险主义、战争边缘和机会主义政策到目前为止悉数“烂尾”。与海湾国家签署的一系列经贸投资“大单”能否落地仍是未知数。受沙特等国反以情绪高涨、不愿在大国竞争中选边站队、特朗普政策多变等因素影响,美国与海湾国家的关系仍存变数。
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合作正在多领域推进。中国已同全部22个阿拉伯国家及阿盟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实现合作全覆盖。12个阿拉伯国家与中国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或战略伙伴关系,使中东地区成为中国全球战略伙伴网络最密集的区域之一。人员往来也在持续深化,2024年到访迪拜的中国游客同比增长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