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新闻动态 >

美国有心无力,以色列面临双线溃败,157国支持巴勒斯坦建国,内塔尼亚胡紧急前往联合国开讲

发布日期:2025-10-09 14:03:00 点击次数:188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文 春公子

最近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日子像坐过山车,而且是那种只有俯冲没有爬升的。一边是外交舞台上昔日盟友的“集体倒戈”,另一边是军事上防御神话被无人机捅了个窟窿,这两记重拳同时砸下来,让以色列的强硬姿态显得既孤独又脆弱。

最近这一波承认巴勒斯坦国的浪潮,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带头的是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这些以色列的传统西方盟友。这可不是无关紧要的国家,而是以色列长期以来在国际舞台上赖以支撑的核心朋友圈。它们的转向,释放出一个再清晰不过的信号:就连最亲近的伙伴,也对内塔尼亚胡政府无休止的军事行动和拒绝“两国方案”的顽固态度耗尽了耐心。

英国首相斯塔默的说法很有代表性,他强调承认巴勒斯坦国并非奖励哈马斯,恰恰是要表明“哈马斯没有未来”。这背后的逻辑是,国际社会希望通过支持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来孤立哈马斯等极端组织,为政治解决铺路。同时,加沙地带日益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也激起了全球民众的普遍反感,使得各国政府不得不考虑舆论压力。

面对这股洪流,内塔尼亚胡的反应是典型的加倍下注,他不仅威胁相关国家将付出“代价”,还强硬宣称“绝不会有巴勒斯坦国”。这种与国际社会主流意愿硬扛的姿态,其底气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美国几乎无条件的支持。当美国在安理会独自否决停火决议时,它确实为以色列顶住了最大的外交压力,但也让美以两国在道义上更加孤立。甚至斯洛文尼亚政府因此宣布内塔尼亚胡为“不受欢迎的人”。

而更让以色列民众感到不安的,可能是自家“铁穹”等防空系统这次在胡塞武装的无人机袭击前罕见地失手了。袭击导致埃拉特至少22人受伤,以军不得不尴尬地承认“拦截失败”。这对于一直宣扬“绝对安全”的以色列国防军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心理打击。

这次成功突破也门胡塞武装使用的无人机技术含量并不一定极高,但它生动地演示了“不对称作战”的威力。你用昂贵的战斗机和高精尖的导弹系统,对方可能只用成本低廉的无人机就能对你的人口和经济中心造成实质威胁。随后以色列对也门首都萨那发动大规模空袭作为报复,造成至少8人死亡、142人受伤,但这种“以暴制暴”的循环,恰恰凸显了以色列面临的困境:武力可以展示肌肉,却很难根除威胁,反而可能催生更强大的反弹。

所以,内塔尼亚胡政府现在面临的是一场双线溃败。外交上,赖以生存的盟友圈出现裂痕;军事上,安全神话被戳破。他之所以仍选择最强硬的应对方式,一方面是因为其执政联盟依赖极右翼势力,任何妥协都可能导致政府垮台;另一方面,则是对美国支持的习惯性依赖,以及或许还有一种赌徒心理,认为只要展示出足够强硬的姿态,就能吓退所有挑战者。

然而,157个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的现实不会因为轰炸而改变,胡塞武装的无人机也不会因为一次空袭就彻底消失。以色列真正的安全,恐怕无法仅通过铁与火来获得。当军事手段的边际效应越来越低,而外交空间被自己越挤越窄时,重新思考“两国方案”这一国际社会最大公约数,或许才是走出当前恶性循环的唯一出路。毕竟,可持续的安全感,永远建立在被接纳的和平之上,而非被恐惧的屈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