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松问:您有什么特长?毛主席说了5个字,尼克松弯腰深鞠一躬
发布日期:2025-10-10 07:22:37 点击次数:174
那是1976年的春天,已经不再是美国总统的尼那是1976年的春天。尼克松又一次来中国。
此时的他已不是总统,却依旧受到了国家元首般的礼遇,这件事当时震惊世界。人们纷纷议论,一个已经退位的前总统,居然还能得到如此待遇,这在外交史上算是罕见的。
彼时的毛主席,身体早已大不如前。肺部感染让他动辄咳嗽,走路得靠人搀扶。但当听说“老朋友”尼克松要来时,他坚持要亲自会见。身边的工作人员极力劝他休息,他却摆手,说:老朋友来了,怎能不见?
会面安排在卧室里。尼克松一踏进门,心头一愣。按照常理,如此重要的会谈怎么也该在会客厅或正式的办公室,可眼前所见却是另一番景象:房间里堆满了书,沙发蒙着旧布套,茶几是一张普普通通的木桌,没有任何豪华陈设。基辛格小声提醒:“你看,主席裤子上还有补丁呢。”
不多时,毛主席走了出来。身体虽虚弱,精神却极好,坐下便和尼克松交谈。本来说是十五分钟,结果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他时而玩笑,时而认真,让气氛轻松又亲切。
忽然,尼克松冒出一个问题,这让在场的人都愣了。他直视着主席,郑重发问:“主席先生,您有什么特长?在我们国会里,许多人都说您是一个完人,可您自己觉得最擅长的是什么呢?”
问题不算轻。眼前这位老人,诗词写得好,书法自成一派,军事天才令世界折服;更别说治国理政,他带领四万万人民站了起来,还在抗美援朝中与美国为首的十七国联军对阵并取胜。尼克松心中忐忑,他想听听这个传奇人物会怎样回答,是夸自己的军事天赋,还是文学才情,抑或是治国本领。
毛主席听罢,微微一笑,神情平和,说出五个字:“为人民服务。”
尼克松怔住。
这五个字,简简单单,却像一块巨石砸进他的心湖。他呆立片刻,随即起身,深深鞠了一躬。一个卸任的美国总统,在中国领袖面前如此致敬,这背后藏着怎样的震撼与敬佩!
“为人民服务”——说来容易,做却极难。多少政客动辄挂在嘴边,可真正能落到实处的又有几人?毛主席不同,他把这句话刻进了心里,用一生践行。
他从湖南韶山冲那个普通农家走出,始终与百姓连在一起。打土豪、分田地,让农人有土耕作;驱逐侵略者,让中国人不再受欺压;建立新中国,让老百姓能做自己的主人。这一桩桩,一件件,哪一样不是冒着生命危险,为的只是一个“人民”。
尼克松在回忆录里写道,那一刻他确实被震撼。他作为美国总统,也常说“服务人民”,可和毛主席比,差距何止一星半点。主席住的屋子简朴得再不能简朴,穿的衣裳一补再补,可他创造的功业却足以改变世界格局。
从那次会面后,尼克松对中国的看法有了彻底变化。他懂了,为什么当时的中国经济还远未富足,却在国际舞台上能拥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因为中国有一位真正为百姓着想的领袖,有一群愿意把生命奉献给人民的共产党人!
“为人民服务”,这是他一生的注脚。革命战争年代,他如此;建设新中国,他亦如此。从抗美援朝到发展“两弹一星”,他的每个决策都紧紧扣着一个念头:中国人要过好日子,中华民族要挺起脊梁。
尼克松那一鞠躬,鞠的不是礼节,而是心底的敬意。
更是对一种精神的敬佩。
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品格的敬佩。
一个外国人尚能感受到这股力量,我们中国人又怎能不骄傲,不心生热泪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