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新闻动态 >

西伯利亚-63℃小卖部:全村约900人,苹果30元一个,1斤牛肉十来块

发布日期:2025-11-21 10:35:56 点击次数:79

西伯利亚-63℃小卖部:全村约900人,苹果30元一个,1斤牛肉十来块

零下六十三度的小卖部里买个苹果得掏出三十元,想吃一斤牛肉只要给个“十多块”。这地方,一共才住着不到九百号人。但这里的笑声一点没少,每年中国游客还喜欢扎堆过来。

说起西伯利亚,多数人脑海里的画面都是冰封雪野、冷到让手机都罢工。可俄罗斯把这一大片土地当宝贝供起来,这里煤炭资源多得离谱——全国差不多有百分之九十的煤都藏在这儿,还出口赚外汇呢。油气也不少,据说石油储量能飙到几十亿吨级别,天然气更是跟着捡便宜。这地儿对俄罗斯来说不是边缘,是底牌。

奥伊米亚康这个角落,不止冷,还出了名的极寒,“地球寒极”直接挂名头上了。有一年测出来温度低到了负七十一点二摄氏度,人还能活下来也是神奇事。村子常住人口就在五百到九百之间浮动,他们靠近北极圈,被群山包围,一年见不了几次太阳,空气像被锁在冰柜里一样出不去,再加上雪盖着反光,把热量往天上弹回去,就一直这么冻着。

早晨出门穿衣服那叫一个复杂,多层皮毛套满身,只露俩眼睛;靴子用好几种材料做成,有点像战斗装备,不然脚分分钟就废掉了。在路上跑车的人从不会轻易熄火,要么发动机结冰坏掉就是等半天打不燃,那些车底下还装了加热板,在本地属于标配操作。

食物保存方式也是花样百出,比如牛奶直接冻成砖头拿刀砍着喝,新鲜鱼丢院子一会变铁棍,都能敲钉子。但这些土办法其实挺聪明,就是为了和环境死磕到底。本地娃每天照常背书包去学校,上学只有当天温度低于负五十三摄氏度才停课,说出去估计没人信,但他们觉得再正常不过。

小卖部门口堆的是大箱子的冻鱼和牛肉,看起来随手就能买走,本地养殖业发达就是硬道理;外面的天气本身就是最好的冰箱,这玩意根本不用担心腐烂,也省了电费。不过同样是店铺货架上的东西,一个普通苹果却贵成这样,让很多人看傻眼。一颗苹果值三十大洋,可是一斤新鲜牛肉顶多也就十块钱上下。这价格听起来怪,但放在当地生活习惯里,其实很合理。

每逢冬季降临前,全村家家户户忙活囤粮食,大袋面粉、土豆、燕麦全拉进屋,有时候一家至少存几千斤主食撑冬天。腌菜缸塞满卷心菜、胡萝卜和甜菜根,用盐一层层码进去,到最后变酸爽开胃又补维生素C。在这种地方腌菜不仅是调味料,更是防病保命法宝,小卖部依旧顽强营业算是不容易了吧?

那些便宜的冻鱼和牛肉大部分来自附近牧场或捕猎所得,本地产供应不断,加上一入秋大家抓紧时间捕鱼打鹿,所以库存充足售价自然亲民。而且室外长期零下五六十度,大自然帮忙免费冷藏,比城市里的超市靠谱太多。这种情况下只要你愿意吃肉,从来不会挨饿受委屈。所以看到那个“廉价”的数字真没啥稀奇感,不过反倒让远方来的客人羡慕一下。

至于高价水果,比如那个三十大洋一个的苹果,则完全因为运输难题。从产区一路横跨千山万水过来,为防止冻伤用专门货车运送,中途遇暴雪或者机械故障整车报废都有可能,每一步风险最后都摊进售价里。所以有人吐槽一句:“这钱不是买果,是买它翻越所有障碍抵达你的桌上的资格。”听完只能认同一句,这价格确实够任性,但逻辑清楚明白。

这样的定价规则,在奥伊米亚康并非特例,无论什么产品都会因环境而变化,没有哪一种商品绝对贵还是绝对便宜,全凭你怎么获得它。不管市场怎么看,这里的法则自己说了算,好比谁掌控渠道谁决定标签一样简单粗暴。不知道其他地区有没有类似情况,总之这里已经形成自己的套路,很难被外界改变什么。“无关公平与否”,更多只是现实使然罢了。

进入漫长严冬以后,人们待在屋内烧炉火取暖,一家老小围坐聊天、吃饭,看窗外风雪肆虐的时候,总觉得屋檐下另有世界。他们偶尔聚集办集市交换自制品:毛皮帽手套、腌干肉条,还有僵硬如铁棒的新鲜鱼,各种东西摆出来换需要的物资。有时老人讲故事,小孩学手艺,又或者猎人冒险带回新鲜野味改善伙食,在如此恶劣条件中还能保持烟火气息,也是独特韧劲吧!

雅库特人的传统毛皮制品特别抢手,那些绣花帽衫经常吸引游客驻足欣赏甚至购买收藏,当地技艺代代相传已成为特色文化之一。如果碰巧赶上市集日,即使零下四五十度的大街仍然闹腾欢快,大伙借机聊两句顺带换点蔬菜干货回来补身体,说不上繁华但真实温暖总归有那么点意思存在其中吧?

最近几年国外旅客尤其中国游客越来越爱往奥伊米亚康钻,他们追求的不仅仅是照片,而是真正体验“寒极”感觉。当中的“不冻河”尤为著名,因为地下热流作用即使最低温也没有结冰现象,经常雾气腾腾映衬四周茫茫白色荒原,非常魔幻。有胆大的尝试坐驯鹿拉雪橇兜风,还敢挑战拍照留念甚至现场泡温泉。据说2018年几个中国旅客曾经顶着负六十七摄氏度泡汤,被媒体争相报道后迅速爆红圈内,引发后续关注潮流不断增加。

每位造访者都会领到张写明日期及当天实际气温的小证书,相当于官方认证勇士身份,对许多人而言也是一次终生记忆。当地主很佩服这些外国朋友愿意面对极端考验,有趣的是后来专程赶来的中国旅行团明显增多,现在这个小镇逐渐变成热门目的地之一,以前寂静如今越来越喧嚣,再不是昔日孤岛模样啦!

整个西伯利亚深处依旧坚守自己的节奏,无论多少困难、不管什么价格、人们该乐呵还是乐呵,该工作继续工作,该享受生活继续享受生活。在那里,每一天都是挑战,也是习以为常的一部分——对于多数旁观者来说不可思议,对于当地居民却早已司空见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