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新闻动态 >

潘自德:轻功无双二十年无敌,怎敌一颗普通子弹?

发布日期:2025-11-23 18:22:00 点击次数:107

潘自德,轻功无人能及,纵横武林二十载未逢敌手,为何最后败给了一颗寻常子弹?

1953年2月,广西梧州的繁华街道上,我方三位精明的侦察员,下定决心要活捉绰号为“草上飞”的恶霸潘自德。

大家都知道,潘自德跳跃能力很强,过山丘的速度堪比飞奔的马。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拳脚功夫也很厉害,瞬间就能放倒好几个探子。

潘自德不想再战,便跳到了路边的墙头。就在这时,枪声突然响起,他被子弹击中了腿,重重地摔在了石板路上。

那天下午,受伤严重的潘自德在大家的小心照料下,被送到了剿匪部队的临时指挥部。

黄连长问起剿匪部队的潘自德最近怎么样,潘自德叹了口气说:“我在江湖上混了二十多年,从来没有输过,就算躲起来也是赢的。但今天,我却没能躲过那颗子弹。”

在1950年的春天,广西钟山县遇到了非常严重的土匪问题。土匪头子陈伯豪和董振南带着超过四千名手下,对好几个村子进行了破坏和抢劫。这些村子有两安、三江、昇平和红花。

土匪的行为非常残忍,他们四处纵火,杀人放火,还强抢民女,抢劫财物。他们破坏了新成立的农会,甚至残忍地杀害了农会的负责人。

在七月份,我们团队有14个人遭遇山贼的突然袭击。战斗非常激烈,有9个人牺牲了。另外,在被俘的5个人中,竟然有3个是女兵。

那些坏人残忍地将两个伤势严重的军人绑在泥墙上,然后用锋利的刀子割开他们的胸口,取出心脏和肝脏,当作下酒菜来烹煮。

三名女兵被歹徒硬拖到竹林里,遭到众多山贼凌辱,生命危在旦夕,奄奄一息。

最后,强盗把那位女战士的两只脚分别绑在两根被硬生生弯折的竹竿上,然后他们松开了手里的绳索。

第二天,清剿队伍接到情报后立刻赶往目的地。到了之后,他们看到有六具沾满血污的尸体挂在竹竿上晾晒,那凄惨的景象让人心惊胆战。

剿匪队员心中充满了正义感,他们发誓要为英勇牺牲的战友讨回公道。

在钟山的剿匪行动中,进展非常顺利。那些四千多的土匪就像是一盘散沙,几乎不堪一击。他们被分成了十几个小团伙。其中,董振南和黄廷威带领的四百多人算是实力较强的团伙之一。

这群贼人占据了董家洞悬崖的最高处,他们的恶行给附近的凤翔乡和同古乡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1951年8月16日,董振南带领三百多人,突然袭击了同古乡的马鹿冲,造成了不少村民伤亡。

接到消息后,同古乡的乡长潘思波马上带了二十七名工作人员去追捕罪犯。第二天一早,他们在龙头铺遇到了那些人,随后双方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这支民间自卫队规模不大,成员主要是起义后退出部队的老战士,其中有不少人曾参加过抗日战争,是勇敢的斗士。他们的战斗技能非常突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但是,因为敌方士兵太多,我方部队力量不够,民兵们一边战斗一边撤退,最后在土龙村被土匪层层包围。

经过一整天的艰苦战斗,民兵们的武器和物资全部耗尽,正当形势变得极其危急时,平叛部队及时赶到现场。

董振南见情况不对,悄悄地离开了。

这次战斗非常激烈,民兵组织损失很大,最后活下来的人只有七个,乡长潘思波和另外二十名勇敢的战士都牺牲了。

潘思波身兼数职,既是董家洞潘氏家族的领头人,也是松义村受人尊敬的地方能人。

潘思波最后的嘱托:整顿家中事务。

在董家洞附近,潘氏家族人丁兴旺,是当地有名的大家族。

潘思波在家族里很有地位,大家都很尊敬他。然而,族长在战场上不幸牺牲了,这个消息让潘家上下都感到无比悲痛和愤怒。

在伤害潘思波的那些人里,有几位是潘家的不肖子孙。面对潘家的三百多人,他们站在潘思波的灵柩前,郑重承诺会按照已故族长的遗愿,严惩那几个不孝的族人,用他们的生命告慰先人的在天之灵。

九月的第一天,清剿队伍集结了两支精锐部队,对星寨附近的董振南一伙土匪进行了严密包围。

在一番激战之后,董振南率领的两百多名山贼被击败,其中一百一十三人被抓。然而,在清点俘虏的时候,潘自德、潘宗舜、潘桂廷等人设法逃脱了。

在众多强盗的遗体中,一位面容清秀、行动轻盈的小脚妇人格外引人注意。

经过村民们一一核实,那个女人确实是潘自德的妻子,不过她还有土匪的身份。

潘自德是董振南手下的顶尖刺客,人称“草上飞”。他赤脚在山林间穿行,动作轻盈得像一阵风,仿佛能轻易跨越一切障碍。

由于妻子因为裹脚无法长途跋涉,潘自德便精心制作了一个竹轿子,让她可以坐着出门。

潘自德背着一个人前行,速度依旧不减。他的伴侣可不是一般的角色,稳坐在后背的椅子上,双手各握一把枪,射击百发百中,真是个让人头疼的厉害女人。

如今,那位女子已经离开了人世,潘自德成了孤家寡人,从此再也没有什么能让他害怕的了。

战斗结束后,所有人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在清剿部队全力追捕叛乱分子的时候,成千上万的普通百姓在外围筑起了坚固的防线,就像一个牢不可破的圈套,把那些无路可退的敌人紧紧包围,让他们无处藏身。

肯定有人里应外合,偷偷放跑了那些人,究竟是谁干的呢?难道仅仅是潘自德和他的同伙,还是其他山贼也成功逃脱了包围吗?

调查持续了很长时间,但还没有发现任何线索。不过,潘家的人对老族长的承诺一直没有动摇。一到春节快到了,家族里的年轻人都轮换着站岗,白天黑夜地照看那些失踪的匪徒的家属,希望能发现他们是不是会在节日里回来。

两年时间悄悄过去,他们还是没有找到让自己心动的人。虽然广西的气候温暖宜人,但到了冬天的夜晚,寒风还是能让人体感冰凉。

参与警戒的青少年普遍感到不满,他们整天整夜地辛苦工作,忍受着寒冷和饥饿,而那些被监督的人却坐在温暖的房子里,享受着丰富的食物,这种情形确实让人觉得不公平。

年轻人们的抱怨无意间被剿匪部队的黄连长听到了。黄连长是地道的北方汉子,已经在侦察兵队伍中工作了十年,他眼光独到,善于从小事中找出问题。

黄连长询问那些抱怨的年轻人,他们的生活是否和强盗的家人一样悠闲自在。

那小伙子说,没错,他们生活比咱们悠闲多了。

黄连马上又问:“这些土匪家人的钱是从哪里来的?”

许多年轻人坦白说:他们家里的成员主要是老人、小孩子和妇女,没有稳定的收入。他们平时的衣服、食物和生活用品都是向“大炮油”借来的。

村里最有钱的人是大炮油,他不仅开了一个卖各种东西的商店,还在梧州经营了好几家公司。

潘香秀就是大家熟知的“大炮油”。她说话和气,待人友善。刚到桂林时,凭借自己的口才,没用任何抵押就赊到了价值七八万元的货。从此,桂林城里的男女老少都亲切地叫她“大炮油”。

当地居民把那些吹嘘过度的人称为“大炮油”,这个绰号非常贴切,仿佛立刻就能勾勒出一个狡诈商人的形象。

潘香秀素来是个精打细算的人,大家都说她小气。那些土匪们没有地方住,家里人要是去找潘香秀借钱,基本没戏,她很少会同意。

黄连长带着两个侦察员走进了潘香秀的小杂货铺。

由于潘香秀在梧州忙生意,已经有三年没回家过节了。这段时间,他的老婆独自经营杂货店,每次遇到熟人,总会忍不住说起自己的辛酸。

黄连长问她是否遇到过借钱不还的情况,那女人仿佛找到了依靠,急忙拿出几百张借条,一边流泪一边对黄连长说:因为潘老板忙于生意,长期不在家,村里的乡亲们便欺负我,赊账后从不还钱,生活非常艰难,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感觉快要被逼到绝路了。

黄连认真地听着那个女人讲述她的不幸,然后缓缓地展开了手中的借条仔细检查。然而,整张借条上提到强盗家人的内容寥寥无几。

那些逃犯的家人应该有足够的生活保障。至于还在梧州的潘香秀,她与那些失踪的坏人之间肯定有复杂的关系。

为了避免惊扰到蛇和虫子,黄连长先和潘香秀的老婆聊了一会儿,然后起身离开了。

傍晚时分,黄连长带着三名侦察队员,还有潘官荣和潘修品两位当地民兵,立即出发了。他们计划悄悄前往梧州,详细了解潘香秀的情况。

在梧州的北门外面,有一家名叫“源来安”的旅馆。黄连长带着他的六个人选择了在这里休息。

这家旅店的老板是潘香秀女士。

在梧州,大家终于知道了潘香秀长期不回来的秘密。原来,这位老人在这里偷偷娶了一个新妻子。新来的女人长得非常漂亮,比潘香秀年轻二十多岁。

潘香秀出门参加打牌活动了。潘官荣对那个年轻女孩说,潘香秀是我们家的长辈,这么说来,你现在就是我的婶婶了。

那位女士淡定地说:他现在正好不在,您有什么事可以直接跟我说。

潘官荣说,他们选了好几百斤茶油,想问问叔有没有兴趣买,价格可以商量。

那女子眼睛一亮,然后她说:“请您稍等一下,我去把您的叔叔找回来。”

大约半小时后,潘香秀精神抖擞地回到了住处。面对这个现成的赚钱机会,他已经想好了怎么好好利用,打算赚一大笔。

潘香秀一进房间,目光就看向了潘官荣。她有些惊讶,暗自琢磨着,潘官荣作为村里民兵,这次来肯定有别的想法。

潘香秀没说话,马上转身后准备走,突然看到潘修品笑眯眯地站在门边。

潘香秀迅速从腰间拔出一把枪,还没等她举起,黄连长和另外三个侦察兵就冲了上来,一把夺走了她的武器。

潘香秀一下子泄了气,坐在地上。

黄连语气严厉地问潘香秀:“你知道我们找你来的原因吗?”

潘香秀显得有些紧张,轻声答应:我立刻带路,去找桂荣他们回来。

那年,政府军进攻星寨,轻功出众的潘自德带着十几个幸存的山贼,利用一根绳子,成功跨越了十几米宽的峭壁,从而突破了敌人的封锁。

那些逃窜的不法之徒,由于家乡已无处可藏,便一同前往梧州,投靠在当地经商的潘香秀。

潘香秀通过巧妙利用人脉,独占了当地许多商业领域。

潘自德和他的朋友们各自成立了新公司,赚来的钱都由潘香秀亲手送回老家。

潘香秀的消息让黄连长他们感到非常惊讶,原本以为当年逃走的土匪只有三四个人,没想到现在人数竟然翻了一倍。

这伙坏蛋可不好对付,领头的是黄连长,还有两个普通百姓,一共六个人。要把他们都抓到手,可真是太难了。

就在这时,一扇客房的门突然打开,两个人影随之走出。

自从发现了黄连生长的地方后,他们显得非常惊讶,随即转身回了家。

黄连敲反锁的门,准备开门。

黄连长猛然推开窗户,手里握着手榴弹,态度坚决地大声喊叫,让对方立刻开门投降。他警告说,如果不从,他就不会手下留情了。

门再次被推开,两个男子双手高举,步伐有些踉跄,小心翼翼地离开了房间。

这两个人物的地位非常特别。一位是羊头乡里声名显赫的绿林头目,外号叫做白义佳。

有一个看起来经验不多的年轻人名叫岑延普,以前在一群强盗中工作,主要是管物资。他的爸爸岑孟达,以前在贺县当过临时的领导。

岑孟达还兼任桂军的少将游击司令,他在最风光的时候,手下有超过一万人马。

1951年春天,岑孟达遭受了严重的打击,投降敌人后被残酷对待。令人惊讶的是,他的儿子不仅没有悔改,反而和山贼勾结在一起,这似乎已经无法挽回了。

在白义佳和延普的房间里,发现了三把手枪、两把步枪和一挺机枪。如果不是连长黄在紧急情况下冷静处理,巧妙地收缴了这些武器,后果将不堪设想。

白义佳和岑延普被抓后,黄连长决定暂时按兵不动,仔细观察情况的变化。大家都觉得,潘香秀开的旅店可能是那些逃犯常去躲藏的地方。

不久之后,第三条大鱼自己上门了。土匪头子廖安华戴着一顶毡帽,怀里揣着两块洋布,慢吞吞地走进了客栈,那副模样显得很是嚣张。

这些洋布其实是廖安华给赶集布贩的“保护费”。布料到了潘香秀手里,她就卖掉了。

廖安华完全没有准备,很快就被几名侦察兵控制住了。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踪已经败露,嘴里还在念叨:不要开这种玩笑,就为了两块布料,就算白送,也根本算不了什么。

黄连长在廖安华那里发现了一件武器,那是一把需要用双手握住的枪,旁边还有一把非常锋利的刀。此外,他还找到了两个看起来像甜瓜的手雷。

黄连长和三名侦察兵还在旅店里,而民兵潘官荣和潘修品因为没事干,就一起出去逛街,希望能找到点机会。

他们刚一出门,就看见一个剃头的摊贩,正忙着挑着担子,急匆匆地向前走。

潘官荣心里有些疑惑,他大声叫那人停下,说自己立刻回去取剪刀,但那个卖东西的人好像没听到,脚步反而加快,渐渐走远了。

潘官荣和潘修品急忙走在一起,拦住了小贩的路。

那个卖剃刀的商贩戴着一顶毛毡帽,帽檐遮住了半张脸,他低着头,然后用地道的粤语说:“卖剃刀,只要两块钱,又实惠又好用,保证你用得舒心。”

潘官荣假装要跳向刀片,潘修品却镇定自若地走到商贩后面,迅速取下了商贩头后的帽子。

那个卖东西的人立刻转过身来,和潘修品面对面地对视。这时,他终于看清了,原来这个卖剃刀的摊贩竟然是臭名昭著、正在躲藏的强盗头目潘桂廷。

潘桂廷想跑,可潘官荣突然用很大的力气抱住他的腿,直接把他摔到了地上。还没等他站起来,潘修品就赶紧跑过来,用绳子把他牢牢地绑住了。

许多人在街上大声喧哗,吸引了许多路人的目光,也引起了黄连长他们的注意。

黄连带着一个手下出门巡查,忽然看到一个头发凌乱、衣衫褴褛的男子,慌忙从人群中挤了出来。

紧接着,潘官荣在人群中大声喊道:赶紧去拦住他,那人是个强盗头目!

黄连长赶紧跑过去想拦住那个人,但那人已经迅速拐进了旁边一条狭窄的小巷子里。

黄连长担心对方逃走,迅速举起手臂开枪,子弹击中了对方的背部。那人摇晃了几下,然后整个人直挺挺地倒在地上。

陈文新这个人,是被黄连长除掉的一个恶霸,他是土匪头领董振南的重要手下,经常想出各种针对普通百姓的恶毒计谋。今天他在街上被击毙了,可以说是自作自受。

潘桂廷住在城南的一个小杂货店里,这家店的老板同样姓潘。看情形,他和匪首潘宗舜或许有些关联。

潘宗舜曾经是董振南的军事指挥官,为人手段残忍,杀害了许多人,因此名声极差,被人称为“潘阎王”。

潘宗舜到了梧州,他对潘香秀那些唯利是图的行为非常提防,明白需要小心应对。于是,他冒用潘香秀的名义,在南城开了一家卖各种商品的店铺。他和四个姓潘的盗匪一同离开,这些盗匪在店里帮忙,其中有一个叫“草上飞”的潘自德,他是董振南手下最勇猛的将领。

陈文新在街上出了意外,这件事很快就在周围传开了。潘宗舜要是知道了这事儿,很可能就会慌了神,逃之夭夭。要是他跑了,咱们抓他就难上加难了。所以,咱们得赶紧行动,把潘宗舜给拿下,别让他跑了。

最近有个好消息,潘自德前几天去了一趟苍梧,那时候潘宗舜的店里只有四个人陪着。

黄连打算先用礼节再用武力对付潘宗舜。

潘官荣和潘修品与潘宗舜住在同一个村庄,但是潘宗舜和他的几名匪徒完全不知道潘官荣和潘修品其实是民兵。

上午,潘官荣和潘修品来到了城南,走进了潘宗舜开的杂货铺。

在一片陌生的土地上,潘宗舜和他的朋友们遇见了老朋友潘官荣和潘修品,大家都非常兴奋。他们紧紧握着手,关切地询问起对方的近况,并主动打听家里最近有没有什么变化。

潘官荣和潘修品一个接一个地回答了问题。

潘宗舜心情不错,便派了两个手下去买酒和菜,结果杂货店里只剩下两个店员了。

机会来了,黄连长和两位侦察兵精心伪装,装成普通顾客,悄悄走进了那家小卖部。

两位兄弟站在门口,阻止任何人离开,潘宗舜看到了时机,迅速上前,愉快地接受了这笔买卖。

黄连长问潘宗舜有没有卖电池。

潘宗舜无意间从架子上拿了几节电池,随手放在了台面上。还没弄完,黄连长就赶紧伸手去拿。

黄连突然抓住了潘宗舜的手臂,随后用力一拉。毫无防备的潘宗舜,瞬间就被拽倒在了柜台上。

最后一个逃犯发现情况不妙,想回屋里拿武器,但两名侦查员迅速上前,把他按在地上。

在潘官荣和潘修品的共同努力下,黄连长也成功地制服了潘宗舜。

那两个去买酒的人根本没察觉到自己已经身处险境。他们手里拿着酒和菜,匆匆忙忙地赶往杂货店,却不知自己已经被捕,成了俘虏。

在星寨战斗中活下来的十个恶徒,现在已有八个被部队捕获。黄连长决定将这些人押解到钟山县,计划第二天清晨出发。

那天夜里,有人悄悄溜进了潘香秀开的旅馆,打算救出关在那里的强盗。不过,黄连长早有防备,成功挡住了这些非法进入的人。

恰巧,潘自德回来了,他就像个草上飞一样轻快。

潘之德必须依法受到惩罚,黄连长态度明确地表示,不能再让他肆意妄为,继续伤害当地百姓。

大家全都同意黄连长的观点。

黄连长随后又问:“潘自德的武艺怎么样?”

潘官荣说,大家都知道他跑得飞快,但他的打架本事如何,却鲜为人知。

黄连长说,明天一早,他会带着另外三个人去找潘自德。你们两个民兵就在这里守着旅馆,一定要看好,千万别让那些俘虏跑了。

侦察兵说:“不就是个小偷吗,何必兴师动众?”

黄连长说,这是提前做的准备,万一这次再让他跑了,以后要抓住他就更难了。

“我们要怎么找他的线索?”侦察兵再次问道。

黄连长说,城南杂货铺有个叫潘自德的,自以为挺厉害,可能是个挺骄傲的人。他大概觉得咱们抓不住他,说不定会跑到城南杂货铺去显摆。再说了,他身上可能没多少钱,要是真想跑,得想办法弄点盘缠。现在,他大概正在杂货铺里到处翻找银钱呢。

天刚亮,黄连长和他的三位侦察队员就悄悄地躲到了商店门口。

早上九点多,潘自德抱着一个大包裹,不急不慢地走出杂货铺。

他刚一走进街道,黄连长带着另外三个侦察兵立刻冲了上来,想要捉活潘自德。

没想到这人的拳脚功夫特别厉害,黄连长和其他三个侦察兵都被他打翻在地。

潘自德不敢停留太久,于是丢下重担,果断跳上了街边的高墙。

黄连反应快,立刻开枪,潘自得的左腿中弹了。他站在墙头摇晃了几下,接着身体不稳,一下子摔了下来,重重地落在了石板路上。

那天傍晚,潘自德浑身是伤,四肢都断了,急忙送到了潘香秀经营的“源来安”客栈。这时,客栈已经被用作剿匪部队的临时指挥部。

黄连长看着即将离开的潘自德,关心地问他还有没有未了的心愿。

潘自德反复思考,最后还是深深叹了口气,说:“我潘某人在江湖上行走二十多年,从未失败过。说到逃跑,更是从没有遇到过对手。没想到今天却败在了枪弹之下。”

黄连长也明白潘自德是个难得的人才,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潘自德的处境非常危险,几乎可以确定,他可能撑不到第二天见到太阳了。

黄连张真心地说,他把你当成真正的英雄,而不是那些罪大恶极的坏人。如果你还有未完成的心愿,可以跟他聊聊,看看他能不能帮上忙。

潘自德费力地吐出每一个字,声音里充满了深深的悲愤。他说,妻子的冤屈至今未得到昭雪,她去世时一定心有不甘。

黄连长问道:“是谁害死了你的妻子?”

潘自德提到,在星寨那场战斗里,潘宗舜负责督战。正当大家奋力向前冲锋时,他自己却带着家人,想通过一条隐蔽的小路离开星寨。没想到,潘宗舜竟然从背后对他开了枪。

黄连长感到困惑,问道:这些年你多次遇到了机会,为何一直没有给妻子报仇呢?

潘自德觉得,既然大家出自同一个宗族,实在不忍心下手。等到天下太平后,他愿意邀请潘家各位长辈一起处理这件大事,以此来彰显公正。

黄连长坚定地说,让大家放心走,这事他包了,一定会为大家讨回公道,洗清冤屈。

潘自德面带笑容,语气中充满了感激:多亏了首长的信任,如果真有来生,我还愿意继续跟随您作战,共度生死。您能为士兵们挡子弹,而我,唉……

潘自德的话还没说完,就突然离世了,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非常难过。

黄连长一直记得他对潘自德的承诺,回到钟山后,他把那些潘家的调皮孩子都交给了潘官荣和潘修品,让他们带着这些人回到董家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