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耀世娱乐介绍 >

同花顺AI选股官方年化23.7%,靠谱吗?用了三个月,我有几点想说

发布日期:2025-07-29 17:03:36 点击次数:125

说句实在话,股市里从来不缺“新工具”,但凡能多赚点、少赔点,谁不想试试?

这不,同花顺搞出了一个“AI选股”功能,一上线就引发不少讨论——有人说这是散户的“福音”,也有人担心会不会是“算法割韭菜”。

作为一个尝鲜了三个月的普通投资者,我想聊聊:这个AI选股,到底是“真懂你”,还是“看起来很美”?

01|AI选股到底是怎么“选”的?

简单点说,它背后的核心逻辑是:用算法替我们筛股、选股、调仓。怎么做的?主要分这几步:

第一步:抓数据。它把能抓到的都抓了:从国家宏观数据(像GDP、利率),到公司财报(净利润、ROE),再到新闻情绪、社交热度,还有MACD、RSI这些技术指标,全打包进来。

第二步:建模型。它用的是LSTM预测股价趋势,随机森林来筛基本面,还套了强化学习来调交易策略。简单理解,就是让算法“自学成材”,不断训练、试错、优化。

第三步:智能推荐。一旦策略成型,它就会开始每天推票。比如你输入“市盈率<30+ROE>15%”,它就会从整个市场中挑出符合条件的个股,有时候命中率还真挺惊人。

第四步:边用边“长大”。你用得越久,它吸收的数据越多,更新越快(比如实时行情更新延迟小于50毫秒),理论上就越聪明。

02|它准吗?到底能不能赚钱?

这个问题很扎心,也最实际。我翻了不少官方数据和用户反馈,再结合我这几个月的实测,说几点:

1. 回测成绩不错。官方说法是:2020-2024年,AI策略平均年化收益23.7%,明显比沪深300高(后者大概12%)。

特别是在2025年7月,它推荐的“光伏+储能组合”(比如隆基绿能、阳光电源),短短10个交易日就涨了12.3%。

2. 实盘体验分人。据雪球的统计,大约68%的用户觉得3个月内能赚,但真正能坚持半年还继续跑赢的,只剩35%。这是啥概念?就是短跑能赢,马拉松未必行。

3. 三个“绊脚石”经常让它摔跟头。

数据滞后:比如某公司财报出了暴雷,但AI还没反应过来,推你买进去就被埋了。

过度拟合:历史上看着“完美”的策略,一旦到了真实市场就不灵了(2024年不少量化策略都碰了这个雷)。

市场极端波动:AI不是神,面对股灾、黑天鹅事件,它也没法提前避雷。

03|怎么用AI选股,才能少踩坑?

我整理了几个实用建议,特别适合新手或者对算法还心存疑虑的朋友:

建议一:别全靠它。AI是工具,不是救世主。你可以用它来筛选,但一定要自己“二次审核”,比如查查公司审计报告,有没有重大诉讼、财务问题。

建议二:策略混搭更靠谱。别指望一个模型打天下。建议将价值型和成长型策略混合使用,比如“白马+题材轮动”,能减少单一策略失效的风险。

建议三:设置好止盈止损。尤其是短线交易,别全靠AI推送,一旦大盘情绪转冷,它的反应可能没你快。止损线和止盈点,建议提前设置。

建议四:极端行情慎用。比如疫情、战争、政策突变这种黑天鹅来了,AI很可能反应滞后,建议人工判断为主,必要时暂停使用策略。

写在最后

科技进步给了普通人一个“看清市场”的放大镜,但放大镜不是方向盘。

同花顺的AI选股,确实能通过算法和大数据在庞杂的信息中,筛出一些被忽视的潜力股,这点我认。但它终归只是工具,用得好,它能帮你走得更稳;但如果过度依赖,把它当成信仰,那风险也会悄悄积累。

投资这条路,算法负责逻辑,人心负责判断。

愿你在市场的风浪中,既有技术的护航,也有自己的方向感。

#AI选股 #同花顺功能 #智能炒股 #股市工具推荐 #个人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