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同盟真摊牌?台海隐形战火升级,歼20神秘数量首曝光
发布日期:2025-07-30 09:57:39 点击次数:58
任何试图通过军事手段干预台海的外部力量,其核心策略无不寄望于迅速建立并维持空中优势。然而,近日中国东部战区发布的一段飞行视频,以其令人瞩目的歼-20与歼-35A双机编队,彻底重塑了人们对这一区域军事平衡的认知。
这不仅仅是技术实力的展示,更是中国“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从蓝图走向实战部署的明确信号。它宣告,任何潜在的干预者,都将在抵达战区前,面临一个体系性、毁灭性的瓦解威胁。
想象一下,美军第七舰队“林肯”号航母上的F-35C战机,或是日本那霸基地的F-35A编队,若在危机时刻全速扑向台湾海峡,意图强闯空域,他们自以为的空中优势,实则建立在一个极其脆弱的后勤补给链上。
中国空警-500预警机能有效侦测到远距离的敌机动向,随后,中国“东风家族”系列导弹的精确打击将迅速展开。
东风-21D“航母杀手”直指西太平洋的航母集群,而东风-26则能对关岛基地跑道进行饱和打击。五角大楼去年的一份报告坦承,关岛基地在冲突爆发后的前72小时内,生存能力甚至低于40%。
这种“挖根战术”还在继续深入。东风-17“水漂弹道”导弹具备追击冲绳嘉手纳基地的空中加油机能力,直接切断美军空中力量的续航线。
美日漫长且脆弱的后勤线是其软肋。福建沿海的伪装“集装箱”火箭弹,能对澎湖方向的美日两栖舰艇发起“暴雨”般的打击。
同时,中国039型潜艇早已潜伏在关键航道,随时准备对美日补给船只实施打击。这无疑将让前线部队陷入弹药和燃料短缺的困境。
更何况,美军自身兵工厂产能不足,根本无法支撑一场高烈度的消耗战,这与中国在近距离能够进行高效、快速补给的优势形成了鲜明对比。
双隐身核心的“反隐天网”
在直接的空中对抗中,中国空军的策略也展现出压倒性优势。歼-20凭借其澎湃的动力和超长的航程,配合空警-500预警机600公里外低空侦测能力,织就了一张密不透风的“反隐天网”。
这张天网将重点掐断美日隐身机群可能利用的“隐身走廊”,例如冲绳至宫古岛一线。专家普遍推测,一架歼-20在体系支持下,足以压制数架F-35。
有分析指出,中国空军或许仅需投入百架左右的精锐歼-20,就能有效控制台湾空域。到2025年底,中国现役歼-20预计将超过180架,这将使美军在西太平洋的空中优势对抗窗口急剧缩小。
而近日东部战区公布的歼-20与歼-35A双机编队视频,更是明确了中国空军“双隐身核心”的战术意图。歼-35A作为一款中型隐身战机,已从小批量交付阶段进入战术磨合期。
歼-35A将与歼-20形成互补,歼-20作为空中指挥节点和高端目标打击的核心,而歼-35A则承担对地打击、护航等多样化任务,共同突破敌方防空体系。
这种协同作战模式,不仅为后续的非隐身机群(如歼-16、轰-6K)开辟安全通道,更提升了中国空军在复杂战场环境下的联合制胜能力。
兰德智库去年一份报告曾推演,美军即便投入50%的可用F-35C,也仅在中国投入半数歼-20的前提下才能获得优势。而一旦中国投入全部现役歼-20机群,美军的对抗窗口将急剧缩小。
每一架歼-20的背后,不仅有北斗卫星星座的全面支持,更有超大型洞库的战略保障,以及数百万预备役力量的强大支撑。
这构成了中国对任何同等级对手的全面战略威慑,迫使对方不得不重新评估其武力介入的巨大代价。企图阻挡14亿人民的统一意志,无疑是痴人说梦。
歼-35A的公开亮相,也为其国际军贸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巴基斯坦已表达了采购40架歼-35A的潜在意向,旨在应对印度可能获得的F-35,并增强自身国防实力。
相较于F-35,歼-35A具备更明显的成本优势,且与中国现有武器体系高度兼容。中巴两国在“枭龙”项目上的长期合作,也为此次潜在订单奠定了坚实的信任基础。
即便面临美国的潜在干预,巴基斯坦也在逐步摆脱对单一武器供应国的依赖。可以预见,中国的“隐身双雄”部署,将不可避免地推动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加速采购F-35。
这将引发亚太地区新一轮的军备竞赛,标志着区域军事力量平衡进入一个全新的常态。
歼-20与歼-35A的同框飞行,绝非偶然的技术展示。它标志着中国已将“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从纸面推演,实实在在地落实到实战部署层面。
这清晰地向世界宣告,任何试图武力阻挠台湾统一的介入行为,都将面对一个高度整合、具备强大杀伤力且能持续作战的“体系铁拳”。这不仅仅是军事硬实力的展现,更是国家意志的坚定宣示,彻底重塑了台海乃至整个西太平洋的战略格局。
- 上一篇:俄部署新无人机!用大量中国民用零件
- 下一篇:汨罗市宿舍楼安全鉴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