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半年生活实录:真实的普通人日常
发布日期:2025-09-10 17:10:40 点击次数:58
在朝鲜待了半年,有些话真的不吐不快。 电视里光鲜亮丽的画面和现实中的频繁停电形成魔幻对比,这里的人却似乎活得很平静。他们拿着钝的铁锹默默干活,生病时用有限的药物却给你无限的关怀,年轻人对外面的世界不好奇,反而觉得自己的歌更好听。 这种矛盾让我整整困惑了180天。
刚到平壤那天,机场不算大,很干净。我被安排住进一个普通市民家里。 家里的大叔大妈人很和气,家里的东西看起来都有些年头了。 电视机是那种大屁股的老式款,冰箱运行时嗡嗡声响。
第三天晚上,我经历了第一次文化冲击。 七点整,全家准时坐在电视机前,屏幕里播放着精美的画面:现代化工厂、整齐的住宅小区、笑容满面的工人。 播音员的声音充满激情。
可就在这时,屋子里的灯突然灭了。 电视画面戛然而止,房东大叔叹了口气:“又停电了,明天恐怕又得用蜡烛了。 ”我愣在黑暗中,完全无法理解刚刚电视里的画面和眼前的现实。
房东大嫂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小伙子,电视里的是我们的理想,现实生活嘛”她没把话说完,只是无奈地笑了笑。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什么。
第二个月,我参加了社区劳动。 周六早上,整个社区的人都要去清理公园。我原以为这是自愿的,结果发现几乎所有人都来了。
分发工具时,没有人争抢好的工具。一个年轻人分到一把很钝的铁锹,挖土费劲。 我问他为什么不换一把,他看着我,似乎不能理解我的问题:“为什么要换?这就是分给我的啊。 ”
干活过程中,没有人抱怨,也没有人偷懒。 结束时,干得好的人没有受到表扬,干得差的人也没有被批评。 这一切就像一场仪式,重要的是大家一起做事,而不是个人表现。
回去后我和房东大叔聊起这事。 他说:“在我们这里,个人的想法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大家一起做事情。 你们中国人不也讲集体主义吗? ”我想了想,不一样。
第三个月,我生了一场病,发高烧。 房东大嫂立刻把我送到医院。 医院的设备很旧,药品种类不多,医护人员异常耐心。
一个护士小姑娘看我一个人生病可怜,下班后特意来陪我聊天。 我问她为什么这么做,她说:“看到有人需要帮助就要帮,这不是很自然的事情吗? ”
同病房的一位大妈让她女儿从家里给我带粥来,虽然她们自己看起来也不宽裕。 这种善意纯粹得让人感动,没有任何功利色彩。
出院时,那个护士给了我一个小本子,写满了朝鲜语的祝福。 后来我找人翻译,都是“希望你健康快乐”这样简单而温暖的话。
第四个月,我参加了一个年轻人聚会。 大学生们在一起唱歌跳舞,笑得开心。 他们的快乐来得那么简单,一首熟悉的歌,一个简单的笑话,就能让他们开怀大笑。
我和他们聊起韩流和好莱坞电影,他们知道得不多,也不好奇。 一个女孩说:“我们有自己的音乐、自己的电影,为什么一定要看外国的呢? ”
我看着他们快乐的样子,突然想到:有时候选择太多,反而让人不快乐。
第五个月,我和房东大叔去政府机关办事。 那里的人严格按等级行事,见到上级会恭敬地鞠躬,说话客气。
没有人插队,没有人争吵,一切进行得有条不紊。 我起初觉得压抑,房东大叔说:“你可能觉得我们太死板,这样至少大家心里都有数,知道该怎么做。”
我想到有时候自由太多,反而让人不知所措。
最后一个月,告别聚会上,房东大嫂悄悄对我说:“其实我们也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这里是我们的家,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
那个护士姑娘问我:“中国人的生活真的比我们好很多吗? ”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一个大学生很认真地说:“希望有一天我们的国家也能变得更富强,我不希望失去现在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真诚。”
离开那天,房东一家都来送我。 大嫂塞给我一个小包裹,里面是特产和一封信。 信上用中文写着:“小李,谢谢你这半年来的陪伴。 虽然我们的生活可能没有中国那么富裕,我们很珍惜和你一起度过的时光。 希望你回到中国后,能记得朝鲜也有很多温暖的人。 ”
飞机起飞时,我看着窗外的平壤,心里五味杂陈。 这半年让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朝鲜,不是电视上看到的,也不是别人口中说的。 这里有困难,也有温暖;有局限,也有满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