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耀世娱乐介绍 >

中国页岩油储量巨大,为何不加大力度开采,以此来抑制油价?

发布日期:2025-07-21 02:22:33 点击次数:186

在经历两次石油危机之后,美国开始大规模开采页岩油,不仅成功遏制了油价的急剧上涨,还成为了全球页岩油出口大国。

页岩油究竟是什么呢?

从严谨的定义来看,页岩油是蕴藏在页岩、不透水泥岩或粉砂岩等岩层之间的优质原油。

若以通俗有趣的方式解释:传统石油如同液态橙汁,而页岩油则像冻成冰棍的橙汁——人们只需获取其中的“橙汁”(原油),而无需保留“冰渣”(页岩岩层)。

美国通过大规模开采页岩油实现了油价稳定

1973至1974年,随着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原油价格从每桶3美元猛涨至近12美元。

1979至1980年,两伊战争爆发,原油价格从每桶13美元飙升至41美元。

两次石油危机对美国经济造成重创,为稳定油价,美国最终决定大力开发页岩油资源。

2008年,美国页岩油单日产量达到680万桶。

2024年,这一产量更是攀升至单日2271万桶。

通过开采页岩油,美国摆脱了对中东石油的依赖,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油出口国之一,供应量占全球10%以上。即便中东地区战火纷飞,美国的石油供应依然充足,还能通过石油出口获取丰厚收益。

中国的页岩油储量同样十分丰富,为何不大力开采呢?

目前,全球可开采的页岩油储量约470亿吨,主要分布在美国、俄罗斯和中国。

虽然中国已探明的页岩油储量低于美国,但开采总量仍高达43.93亿吨,位居世界第三。

如今,中国每年都需要大量进口石油,为何不像美国那样通过开采国内页岩油来摆脱进口依赖呢?

尽管想法合理,但需结合实际情况分析。

美国的页岩层深度普遍在地下800至2500米,埋藏较浅,且以海相沉积为主,开采难度较低。

中国的页岩层深度普遍超过3000米,部分区域甚至超过6000米,且以陆相沉积为主,开采难度远高于美国。

另一个制约因素是水资源短缺。

中国的页岩油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盆地、准噶尔盆地、松辽盆地和渤海湾盆地等区域,这些地区均面临严峻的水资源问题。

以准噶尔盆地为例,该区域属于荒漠-半荒漠地带,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而单井压裂就需要消耗1.5万至2万吨水,这些水量几乎可以满足4000户家庭的用水需求。

如果当地水资源匮乏,运输开采用水的成本也会极高。在准噶尔盆地开采页岩油,需要从200公里以外的地区调水。

能否采用无水压裂技术替代传统的压裂耗水技术呢?

技术上可行,但成本比压裂耗水法至少高出30%以上。此外,若当地基础设施薄弱,还需额外修建道路。

当然,开采技术也是关键因素。由于中国页岩油开采难度大,高端压裂泵、旋转导向钻等核心设备仍依赖进口,导致我国页岩油开采成本高于美国。

对比来看:

若中东地区无战乱,国际原油价格约为70美元/桶;美国开采页岩油的综合成本约为40至60美元/桶;而中国开采页岩油的综合成本普遍在80至100美元/桶,且产量较低。

差距就体现在这里。

美国通过开采页岩油,既能摆脱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多余的原油还能出口。若未来国际石油价格骤降,美国可减少页岩油开采量,通过进口调节国内石油供需。

遗憾的是,中国目前页岩油开采成本较高,直接进口反而更划算。不过,科学家们正在积极研发相关开采技术,力争进一步降低成本。

事实上,我国进口石油还有另一层考量。

人们通常认为石油仅用于机械设备燃料,但它的用途远不止于此。

石油可分离出汽油、航空煤油、柴油、重油等燃料,还能提炼出聚乙烯/聚丙烯(塑料)、涤纶(合成纤维),以及苯、甲苯、二甲苯(BTX)等化工原料,甚至最不起眼的油渣也能用于铺路(沥青)。

也就是说,即便不驾车,石油产品也渗透在生活各处,例如衣物的合成纤维材料。

石油的重要性堪称“工业血液”,而全球石油储量有限,几乎是“用一桶少一桶”。

如今我国大量进口石油,也是为了保护国内石油资源。若未来爆发战乱导致国际石油禁运,届时再开采国内石油也为时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