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产品展示 >

特朗普一施压,美联储就松口?年内首次降息落地,鲍威尔暗藏经济预警

发布日期:2025-10-09 03:24:04 点击次数:127

17号那天,美联储终于动了。

不是开玩笑,是真降息了。

这是今年第一次,也是过去好几个月一直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

联邦基金利率下调了25个基点,现在是4.00%到4.25%。

听起来数字小,但意义不小。

他们还说了,年底前可能还会再降两次。

这下,市场炸了。

可我第一反应是——早该降了。

我有个在纽约做小餐馆的朋友,叫老李。

他去年还雇了四个员工,今年只剩两个。

不是不想招,是招不起。

原材料贵,房租涨,连电费都比去年多出三成。

他跟我说,现在一单外卖,赚的钱连成本都cover不住。

这事儿不是个例。

我去年去芝加哥出差,路过一家连锁咖啡馆,门口贴着“暂停营业”四个字。

老板说,房租涨了40%,咖啡豆进口关税一加,成本直接翻倍。

他算了一笔账,每天卖200杯,才勉强保本。

美国现在的情况就是——经济在往下掉,但通胀又没下去。

失业率冲到4.3%,是四年来的最高点。

过去三个月,平均每月才新增2.5万个岗位。

以前动不动就是三四万,现在连一半都不到。

劳动力市场也在出问题。

一边是企业不想招人,一边是人也不愿意干。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让进口材料变贵,移民政策一收紧,工人就少了。

企业夹在中间,成本高,风险大,谁还敢扩产?

通胀也没见松。

8月CPI涨了2.9%,核心CPI还在3.1%的高位。

工资也没降,雇佣成本指数还是历史高点。

你人没少,钱没少花,东西却更贵了。

GDP呢?上半年才增长1.5%,比去年差了一大截。

消费撑不起来,房子也不动,企业投资虽然有点回升,但杯水车薪。

美联储自己也下调了预测,今年增速1.6%,明年1.8%。

这哪是增长,简直是爬行。

鲍威尔在发布会上说,现在就业压力大,通胀风险反而小了。

所以降点息,是合理的。

这话听着挺冷静,可我听着有点心酸。

因为特朗普从今年1月上台就开始喊降息。

9月10号还在社交平台发帖,说美国“没有通胀”,要“立刻大幅降息”。

他还点名批评鲍威尔,说他“不懂经济”。

可鲍威尔一直没动。

前五次会议,一个子儿都没降。

哪怕特朗普当面骂,他也稳如老狗。

为什么?

因为去年为了压通胀,利率一路冲到高位。

现在突然松手,通胀可能又蹦起来。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

但这次不一样。

不是因为特朗普逼得狠,而是数据真撑不住了。

降息那天,美股一开始涨了,美债收益率掉下去。

可没纳斯达克100就跌了,10年期美债收益率又冲上4.0776%。

美元指数也反弹了。

市场不买账。

不是不想降,是怕降了没用。

大家更担心的是——经济真不行了。

鲍威尔说了,我们只看数据,不看政治。

这话我信。

因为这次降息,唯一反对的,是特朗普提名的新理事米兰。

他想一次降50个基点,太激进。

但另外两位他提名的理事,鲍曼和沃勒,最后都支持了25个基点。

说明什么?

说明不是谁说了算,是数据说了算。

这次降息,更像是试探。

不是大招,是小步挪。

既想救就业,又怕通胀反弹。

两头押注,一步都不敢错。

我有个亲戚在银行做信贷,他说,这次降息,房贷利率没变多少。

车贷也差不多。

普通人根本感觉不到“便宜”在哪。

但企业可能有点松口气。

特别是小公司,融资成本没那么吓人了。

可大公司呢?它们本来就有渠道,降息影响不大。

所以降息不是万能药。

它更像是一个信号。

告诉市场:我们看到了问题,我们正在调整。

但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关税还在,劳动力还在失衡,通胀和就业的矛盾没解。

美联储得盯着每一个数据,每一个月的CPI,每一份就业报告。

我一下:

这次降息,不是特朗普赢了,也不是鲍威尔认怂。

是经济真撑不住了,才动的。

我亲眼见过小餐馆关门,也听过老板说“撑不下去”。

这些不是新闻里的数字,是活生生的日子。

所以别听那些“胜利”“翻盘”的说法。

这是一次调整,一次清醒的退让。

不是为了谁,是为了不让经济彻底掉下去。

而能不能稳住,还得看数据。

不是谁喊得响,而是谁活得久。

我敢说,这事儿,只有我这种听过小老板哭诉、见过街边关门的人,才说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