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产品展示 >

戚继光舰沂蒙山舰到港组织开放活动,一场关于协作与坚守的示范

发布日期:2025-10-09 23:58:29 点击次数:167

9月30日清晨,香港海域微风轻拂。戚继光舰缓缓驶入区界,身后是沂蒙山舰的巍峨轮廓。水警船引航,军舰列队迎接。就在这一刻,甲板上的人影开始移动——1200多名海军学员用脚步丈量甲板,变换队形,拼出三个大字:中、国、心。

这不是一场简单的表演。而是一群年轻人,在颠簸的甲板上,把信仰走成了形状。

你可能没见过戚继光舰的甲板,但可以想象:一艘163米长的巨舰,航行中随浪起伏,人在上面站稳都不易。要在移动中精准排阵,差一步,图案就歪了。这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走位推演,是口令与脚步的毫厘校准。没有彩排,只有实战;没有特效,全靠人海。

他们来自大连、青岛、上海,有学航海的,有学潜艇的,还有军医大学的白衣学员。不同专业、不同院校,甚至还有外籍留学生,混编成一个集体。吃饭一起,值班轮替,晕船时互相扶一把。远海实习不是旅游,60多天航程,他们测过风向、算过星图、值过夜更,也曾在暴雨中完成模拟损管演练。

“中国心”三个字,看似简单,实则是团队协作的极限测试。一个人慢半拍,全局就乱;一个人站错位,图案就残。可正是这种“必须对齐”的执念,让一群普通人,在风浪里走出了整齐划一的答案。

那一刻,他们踩的不是甲板,是信念的坐标。中国心,不在口号里,而在1200双脚丈量出的方寸之间。

这趟远航,他们去的不只是香港、柬埔寨、泰国、新加坡,更是走向了作为军人的第一片深蓝。而我们看到的,也不只是一次舰艇开放活动,而是一代年轻人用行动写下的告白:山河无恙,因为我已在路上。

下次你在海边吹风,不妨抬头看看海平线。那艘驶向远方的军舰上,有人正替你看着更远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