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产品展示 >

俄罗斯600架无人机夜袭乌克兰!工厂被摧毁,陆地战也被压制打

发布日期:2025-10-10 00:05:44 点击次数:66

俄乌冲突白天不算激烈,夜间却火力全开,最近几天双方都没消停,今天你袭击我,明天我就还击。

前两天,俄罗斯出动了600架天竺葵无人机,发起了一场大规模夜袭,直接把乌克兰几个关键军工厂给端了,这让我忍不住感慨,这仗打得太狠了。

俄罗斯这回是真把家底都抖出来了,一般国家凑齐100架无人机就算牛逼了,他们直接放出600架,这规模像极了苏联时代的那种大兵团作战,目标直指乌克兰的军事命脉。

袭击前,俄罗斯肯定花了不少功夫筛选目标,这些工厂都不是随便挑的,都是乌军的武器生产核心。

第聂伯罗压机厂是重点,它专门生产E-600攻击无人机和吸血鬼大型投弹无人机,这俩玩意儿在乌克兰手里可宝贝了,能精准打击地面目标,相当于乌军的空中杀手。

俄军这次用无人机群轰炸,把这工厂炸成废墟,生产线直接瘫痪了。

其他像第聂伯罗-4工厂和巴甫洛格勒机械厂,主要负责游隼弹道导弹的零部件制造,乌军靠这些部件来组装导弹,打击范围能覆盖几百公里,现在全被端了,生产线断裂,乌军武器补给的窟窿一下就大了。

别忘了曙光机械制造厂,那里生产各种侦察无人机,能实时监控战场动态,俄军一炸,乌克兰的“眼睛”也瞎了。

这袭击不光是炸工厂那么简单,还连带破坏了北约的援助链条。

乌克兰这些工厂里塞满了从西方运来的高精尖设备,美国的先进机床、德国的电子组件、英国的精密仪器,还有25家西方防务集团刚投进去的生产线,全在俄军的无人机雨中化成灰烬。

想想看,这些设备在-20℃的低温环境下本该稳定运行,能让生产效率提升30%,但俄军用精确打击直接让它们报废,乌军现在缺胳膊少腿的,补给线被切断,北约前几天刚被炸的运输线还没缓过劲来,这下更雪上加霜了。

相比之下,俄罗斯的天竺葵无人机可不是闹着玩的,这种中型无人机巡航速度能到150公里/小时,搭载20公斤炸药,续航时间长达8小时,在夜间行动时隐蔽性强,拦截难度大。

乌军试过用防空系统反击,但效果一般,因为天竺葵的雷达截面积小,只有0.5平方米,跟鸟类飞行特征差不多,容易混进背景。

要是跟美国的MQ-9 reap无人机比,天竺葵的载荷小了点,但成本低,俄罗斯能批量生产,一架只要50万美元,而MQ-9要几百万,这让俄军能打消耗战。

未来如果升级雷达系统,集成AI导航,探测距离能提20%,对乌克兰来说更头疼。

在陆地战场上,俄军更是多点开花,红军城、库皮扬斯克和红利曼三个方向同时发力,让乌军防不胜防。

红军城是重灾区,俄军每天扔下100-200枚FAB精确制导炸弹,这炸弹威力大,一颗能炸出10米深的大坑,爆炸半径50米,摧毁建筑如切豆腐。

加上数千发炮弹、火箭炮和几十台攻击无人机,战场上尘土飞扬,乌军士兵在弹雨中坚守,简直是拼了命。

库皮扬斯克那边,俄军正强渡河流,乌军只能从红军城抽调兵力去堵,这防线一拉长就容易崩。

红利曼方向,俄军两个集团军压上来,乌军兵力不足,战线被拉得像橡皮筋,随时可能断。

整个局面让我想起来高原山地作战的场景,那里环境恶劣,低氧会让装备性能降15%,但俄军经验丰富,靠火力压制硬是占了上风。

国际上,北约和西方国家反应强烈,但更多是嘴上说说。

美国和欧盟谴责俄罗斯“违反国际法”,但实际行动有限,援助物资被炸,运输线受阻,他们也只能内部协调,增加对乌克兰的资金支持,但这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乌克兰呼吁更多武器援助,北约内部有分歧,德国和英国强调“战略威慑”,但美国忙着中东和亚太事务,短期内难有大动作。

这次袭击让全球都看到俄乌冲突的升级风险,联合国安理会开会讨论,但俄罗斯一票否决,啥也定不了,西方国家气得直跳脚,却拿不出硬招。

战局在不断恶化,乌克兰现在真是被压着打,装备缺、兵力散,北约援助虽多,但靠不住。

俄军这轮行动不光是战术胜利,还在战略上断了乌克兰的根基,我看这仗乌克兰真该考虑停下来了,早认输还能保点家底。

总的来说,冲突升级太让人揪心了,平民受苦,经济受损,乌克兰士兵在 frontline 冒着生命危险守阵地,俄罗斯也付出惨重代价,这僵局真没辙,早日谈和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