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耀世娱乐介绍 >

片仔癀,为什么没人买了?

发布日期:2025-11-20 13:54:31 点击次数:63

还记得那阵子吗?就前两年,你饭桌上要是没个聊“片仔癀”的亲戚,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有人脉。那玩意儿,搞得跟币圈的新币种似的,一天一个价,神秘又金贵。我一个朋友,连中药铺子朝哪边开都不知道,愣是托了七大姑八大姨的关系,就为了搞一粒。可现在呢?你再提这仨字,大家顶多“哦”一声,好像那场全民狂欢,是上个世纪的旧闻。

这风,到底是怎么停的?

说真的,这事儿邪门就邪门在这儿,一阵龙卷风,刮得满城黄金甲,然后“嗖”一下,没影了。咱们把时间倒回去一点,看看这“妖风”的起手式。片仔癀,这名儿听着就带着一股子南方的湿热气,福建漳州那旮旯的传家宝。闽南话里,“片”就是一片,“仔”就是小,“癀”就是上火发炎那些破事儿。合起来,土得掉渣,但也实在:一片就能搞定热毒的小药丸。

跟云南白药一样,它的配方是国家机密,这就给了故事一个绝佳的开头。官方就肯漏出四味药:牛黄、麝香、蛇胆、田七。瞧见没?麝香。这玩意儿可是天然的奢侈品,源头就卡得死死的,产量上不去,天生就带了“稀缺”的光环。在咱们这片土地上,稀缺等于什么?等于高级,等于面子,等于一切。

故事的引爆点,是2021年。那会儿,大家对健康这俩字儿的执念,简直到了魔怔的地步。片仔癀,这个有着400多年历史的老古董,一夜之间被请上了神坛。它不再是药,是个护身符,是社交场上的“爱马仕”。送礼送这个,比送烟酒有品位多了,说明你关心人家身体,还显得你路子野。

于是乎,药店里标价590一粒,黄牛手里转个身就是一千五,还得配货。那场面,跟抢iPhone首发似的,有过之而无不及。需求端彻底疯了,供给端呢?纹丝不动。这中间的差价,就是人性贪婪的试验场。片仔癀被活生生焊死在了“药中茅台”的宝座上,开始了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谁都觉得自己不是最后一个接盘的。

可惜啊,鼓声总有停的时候。

转折来得悄无声息。2023年开始,风向变了。大环境一松快,人们脑子里的那根弦也松了。大家开始琢磨了:我花一两千块钱,买这个真的是为了治病?还是为了在朋友圈里晒一下?当一个东西的价值,从实用变成了炫耀,那它的泡沫离破灭就不远了。

最先感受到寒意的,是那些囤了几箱子货,准备财务自由的黄牛。他们发现,昨天还追着他们屁股后面喊“大哥,有货吗?”的客户,今天电话都打不通了。二手市场的价格,就像跳水冠军,一个猛子扎下去,连个水花都没见着,直接跌破了官方零售价。

这就搞笑了,“价格倒挂”的奇观出现了。黄牛从贩子手里收回来的价格,比你去正规药店买的都便宜。这买卖还做个屁啊?为了把手里的“金疙瘩”变成现金,只能含泪割肉,越抛越跌,越跌越抛。我甚至怀疑,那段时间,不少黄牛晚上都得抱着那堆棕色的小药丸哭。

说白了,这玩意儿跟当年的普洱茶、藏獒、文玩核桃一个剧本。一旦脱离了它本身的使用属性,被赋予了金融属性,就注定是一场闹剧。支撑它千元天价的,根本不是什么神奇的疗效,而是人们的焦虑、贪婪,和那点可怜的虚荣心。就好比一双普通的运动鞋,印个logo,签个名,就能上天。可当大家觉得这logo不酷了,它就还是一双鞋,仅此而已。

当然,现在药店里,片仔癀还是那个价,高高在上。但你心里清楚,江湖已经不是那个江湖了。没了黄牛的吆喝,没了市场的狂热,它就静静地躺在那儿,等着真正需要它的人。

这场高烧退去,我觉得挺好。它至少把一个药品,从资本的赌场里拉了回来。让药回归药的本质,让市场回归理性。这就像一场大酒,吐过之后,人虽然难受,但脑子清醒了。

至于下一场狂欢的主角是谁,谁知道呢?反正韭菜是割不完的,只要人性不变,这样的故事,永远都会有新的版本。你猜,下一个会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