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美国豪捐15亿,却拖欠中国员工工资,“中国女首善”结果怎样
发布日期:2025-11-21 17:22:45 点击次数:65
“95亿捐给美国,自家员工工资拖半年?”这瓜刚咬一口,酸得牙疼。
2017年10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大会在旧金山开了三天,会场里坐着联合国官员、各国代表,还有位穿藏青色西装的东方女人。她走到麦克风前,用带着浙江口音的英文宣布:我要拿出15亿美元,帮美国保护野生动物。现场掌声轰隆,外媒镜头齐刷刷对准她,那一刻,何巧女像刚领完奥斯卡。
同一天,北京北五环的东方园林总部灯火通明,两百多名项目工程师在群里刷屏:工资卡又空了,房贷要断供,领导出来解释。没人搭理,行政把群解散了。
消息飘回国内,网友炸了锅:十五亿美元?先把自己员工喂饱行不行?骂声像洪水,冲垮了何巧女多年攒下的“慈善女神”滤镜。
她是谁?浙江武义人,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毕业,九十年代蹬着自行车跑工地,靠卖盆景赚到第一桶金。1992年注册东方园林,从小区花坛干到奥运景观,2009年把公司推上市,股价飙到天上,2017年市值400亿,她坐稳浙江女首富,给母校捐楼,给北大捐基金,风头无两。
这么有钱,怎么连工资都发不出?翻翻账本就知道,她把赚到的钱全拿去开新项目,一个工程没回款,就启动下一个,雪球越滚越大。2012年起现金流开始飘红,她还嫌慢,继续加杠杆,银行、信托、私募轮番借钱,利息像水蛭一样叮在腿上。2017年公司负债率超七成,账上趴着的现金还不够付下月利息。
15亿美元捐款听着唬人,其实是股票承诺,压根没掏真金白银。她计划把手里部分股权捐给基金会,再由基金会慢慢变现,时间不定,金额浮动,外媒报道写得像现场点钞,国内员工却只关心工资啥时候到账。
欠薪1.5亿,涉及两千多人,有人去劳动仲裁,有人把横幅拉到公司门口:还我血汗钱。何巧女仍没现身,只在群里发了条语音:各位再坚持一下,融资马上到位。语音被截图疯转,成了年度最佳笑话。
2018年,东方园林债券发行失败,资金链咔嚓一声断了。供应商堵门,项目经理跑路,员工排队仲裁,股价从二十多块跌到两块多。何巧女想卖项目回血,可买家比她精,只肯捡核心资产,剩下的烂账谁爱背谁背。
2019年,她把5%股份卖给北京朝阳国资,又把16.8%表决权交出去,名义上还是创始人,实际失去控制权。豪宅、车位、私人飞机陆续挂网拍卖,一套顺义别墅起拍价七折,围观的人多,下手的人少。法院一纸限消令,她成了老赖,高铁飞机统统告别。
慈善那边也尴尬。承诺捐给美国的股票迟迟没过户,基金会官网悄悄把金额改成“意向捐赠”,外媒追着问,她让助理统一回复:正在走流程。流程走了五年,还没走完。
回头看她这一路,像在高速上飙车,油表早就亮红灯,她还猛踩油门,觉得前面一定有加油站,结果油箱见底,车抛锚,后面堵成长龙。员工、投资人、供应商、媒体,全成了追债大军。
有人问她后悔吗?她曾在校友群冒泡:做环保没错,只是节奏没控制好。语气听起来像错过一趟地铁,而不是翻了一艘船。
现在的她很少公开露面,偶尔出现在拍卖公告里,名字后面跟着“被执行人”四个字。东方园林还在,换了老板,新logo颜色从绿改成蓝,官网首页滚动播放朝阳国资调研新闻,旧日员工早已散到各个工地,微信群头像灰了一大片。
故事讲到这儿,你会发现,慈善和生意搅成一锅粥的时候,最容易糊底。承诺越大,锅越大,火没控好,烧的就是自己。吃瓜的人散了,讨债的人还在,她得继续卖房、卖股、凑钱,一条条限消令像催命符贴在门上。
你说她图啥?名也出了,钱也砸了,最后落得公司易主、资产缩水、口碑崩塌。早知今日,不如先把两千员工的工资结了,至少还能留下一句“这老板不赖”。如今提起她,大家只记得那15亿美元的空头支票,和两千个没拿到工资的家庭。
下一个想靠捐款上热搜的老板,会吸取点教训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