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耀世娱乐介绍 >

我国13任外交部长任职时间一览!其中,周总理是首任外交部,网友激动:值得所有人记住!

发布日期:2025-11-23 02:26:00 点击次数:56

我国13任外交部长任职时间一览!其中,周总理是首任外交部

从周恩来总理到王毅部长,中国外交天团走过了76年辉煌历程,每一位都在中国外交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记

1949年11月8日,北京外交部街31号院里,周恩来主持召开了外交部成立大会。当时台下坐着170多名工作人员,谁也没想到,从这个简陋开端起步的中国外交,会在未来七十多年间谱写如此辉煌的篇章。从首任部长周恩来到现在的外长王毅,中国共经历了13任外交部长,每一位都在中国外交史上留下了独特印记。

周恩来是新中国外交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作为首任外交部长,他在1949-1958年长达九年的任期内,为新中国外交奠定了坚实基础。

周恩来上任后的首要任务是组建外交团队。他将原中央外事组整编入外交部,并从军队和地方选调了一批文化水平高、经验丰富的干部,打造了新中国第一支外交队伍。

他最突出的贡献是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与印度、缅甸领导人共同倡导这些原则,如今已成为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此外,他率团参加的1954年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万隆会议,让新中国成功登上国际舞台。

周恩来严谨的工作作风影响了几代外交官。他常提醒下属“外交无小事”,必须细致周到。这些要求塑造了中国外交官专业、严谨的形象。

陈毅元帅是任职时间最长的外交部长,达14年之久。作为军人出身的外长,他展现了独特的外交风格。

1958年,陈毅接替周恩来出任外交部长。尽管是军人,他在外交场合却表现得刚柔并济、幽默风趣。任内,他积极推动与亚非拉新兴国家的友好合作,为中国赢得了众多朋友。

陈毅亲历了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开始接触等重大事件。在1965年的著名记者招待会上,他怒斥美帝国主义,展现了新中国外交的坚定立场,成为外交史上的经典时刻。

1970年代是中国外交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三位部长相继任职,推动中国外交实现重大突破。

姬鹏飞任职期间(1972-1974),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标志着国际社会对新中国的普遍认同。乔冠华在部长任期内(1974-1976)率团出席联大,其开怀大笑的照片成为历史经典。

黄华任职六年(1976-1982),见证了中美正式建交这一历史性事件。1978年,他主持了与美国代表的建交谈判,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奠定基础。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外交迎来新机遇。吴学谦和钱其琛两位部长推动中国全面融入国际社会。

吴学谦在任六年(1982-1988),连续五次率团出席联合国大会,展现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态度。钱其琛任职十年(1988-1998),是任期第二长的外长,访问了百余个国家。

钱其琛任内成就卓著:他签署了中俄边界协定,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同时,他推动中国应对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新格局,为国内改革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进入新世纪,中国外交更加积极主动。唐家璇、李肇星、杨洁篪三位部长相继引领中国外交应对新挑战。

唐家璇在任五年(1998-2003),多次陪同国家领导人出访,推动中国与国际社会深化合作。李肇星任职四年(2003-2007),被誉为“诗人外交家”,以其独特风格展现中国外交软实力。

杨洁篪任职六年(2007-2013),是首位美国通的外长。他凭借丰富的对美工作经验,助力中美关系稳步发展。任内,中国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国际地位显著提升。

王毅自2013年起担任外交部长,是新中国历史上任职时间第三长的外长。在他的带领下,中国外交展现出全新气象。

王毅外长推动了一系列重大外交倡议,包括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使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他以其沉稳、专业且坚定的外交风格,在国际社会赢得了广泛尊重。

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王毅坚定维护国家利益,同时倡导合作共赢,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

回顾13任外交部长的历程,可见中国外交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特点。从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外交理念在传承中发展。

中国外交官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专业化。从最初的百余人到现在的高素质专业化团队,中国外交官活跃在世界各地,践行“外交为民”的宗旨。

七十多年来,中国从外交“新手”成长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力量。13任外长的更替,不仅是中国外交史的缩影,也是国家发展进步的真实写照。